“线上+线下”心理危机干预对新冠肺炎隔离人员焦虑抑郁的影响
2020-11-26黄国平刘妍竹戴飘飘
李 杨,黄国平,刘妍竹,戴飘飘,杨 昆*
(1.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3.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通信作者:杨 昆,E-mail:2212355@163.com)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绵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转运到该市定点医院接受住院隔离治疗。同时,密切接触者也被安排在定点区进行隔离观察。部分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表现为过度焦虑、悲伤、恐惧、抱怨等负性情绪和行为,同时也出现心慌、头晕、失眠等躯体症状[1-3]。疑似患者还要经受发热、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的折磨,这些均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3]。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技术以稳定其心理状态,尽快恢复身心平衡、防止精神障碍的发生[3]。因工作区内必须穿戴防护服,医务人员难以长时间与被隔离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语言和情感交流,故对这一群体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存在一定的困难[4]。因此,由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心理救援小组采用“线上+线下”(互联网络服务+面对面服务)相结合的方式[5],对22名隔离人员(4名疑似患者和1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2周的心理危机干预,探讨此干预模式对隔离人员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的效果,为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期间心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2月4日-29日在绵阳市定点隔离医院进行隔离观察的22名隔离人员为研究对象,包括4名疑似患者和18名密切接触者。本研究通过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评定工具及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隔离人员的性别、年龄、婚育史、职业等信息。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 item,HAMD-24)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HAMA包括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个因子,共14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总评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7分则没有焦虑症状[6]。HAMD-24包括焦虑/躯体化、体重变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和绝望感7类因子,其中14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10个条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总评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20分可能存在轻度或中度抑郁,<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6]。由两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心理测验师通过视频形式进行HAMA和HAMD-24评定,耗时约40 min。
1.3 干预方法
心理救援小组的“线上+线下”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A.干预前,心理救援小组对隔离点的主治医生进行培训(线上)[3]:采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向主治医生讲解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表现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的方法,如给予鼓励支持、增加安全感,并指导主治医生常用精神科药物的合理使用,目的在于提高主治医生对焦虑抑郁情绪的识别能力、稳定隔离人员负性情绪,同时也便于心理救援小组了解隔离人员心理状态。B.心理救援人员对隔离人员进行干预(线上):采用微信、电话的方式,通过共情与倾听,向隔离人员教授减压技巧,如正念呼吸、放松训练,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防止自伤、自杀行为的发生[7-8]。C.主治医生对隔离人员进行干预(线下):于穿戴三级防护用具查房时与隔离人员面对面交流,识别并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给予心理支持,解读检查结果并告知下一步治疗方案。目的是评估隔离人员的需求,稳定其情绪,并与医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9]。干预流程见图1。
每日工作结束后需对当日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由小组内专家进行讨论,对小组成员、主治医生进行督导,调整并确定第二日的工作计划和重点。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隔离人员一般资料
共22名隔离者,女性8人、男性13人。其中4名疑似患者,女性1人、男性3人,年龄(38.0±11.46)岁;18名密切接触者中,女性8人、男性10人,年龄(35.80±21.02)岁。
2.2 隔离人员HAMA、HAMD-24评分比较
干预1周末,隔离人员HAMD-24和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7、6.698,P均<0.01);干预2周末,隔离人员HAMD-24和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06、11.270,P均<0.01)。见表1。
表1 隔离人员HAMA、HAMD-24评分比较(±s,分)
表1 隔离人员HAMA、HAMD-24评分比较(±s,分)
注:HAMD-2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1、P1,干预1周末与干预前比较;t2、P2,干预2周末与干预前比较
时 间干预前干预1周末干预2周末t1 P1 t2 P2 HAMD-24评分9.45±3.14 2.00±0.76 1.14±0.83 10.487<0.010 10.906<0.010 HAMA评分17.09±6.44 10.00±2.83 2.32±1.17 6.698<0.010 11.270<0.010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对隔离人员进行干预,结果显示,隔离人员在干预前HAMD-24评分均较低,但HAMA评分均较高。可能因为隔离人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较多,伴随着恐惧、愤怒、孤独、无助等,同时出现一些躯体表现,如头晕、头痛、食欲差、失眠,而抑郁情绪相对不明显[10]。干预 1、2 周末,隔离人员 HAMD-24、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干预2周末HAMD-24、HAMA评分低于干预1周末,说明此次“线上+线下”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隔离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
对隔离人员的心理干预应在早期隔离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1],使其对新冠肺炎有比较清晰的了解[12-13],从而减轻或避免由于无知或不正确认知而产生痛苦、恐惧、绝望的情绪。对于与隔离人员接触的医护人员而言,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一些简单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当线下培训条件有限时可采取线上培训的方法,有助于在救治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也有利于将隔离人员的真实情况反映给心理救援人员,便于对隔离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小组对于焦虑抑郁情绪较重者应加强电话、微信沟通,以尽快明确原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对于是否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应充分结合患者的躯体状况[14]。此外,进行线上心理干预时还应该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15]。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非精神科的医生对隔离人员的心理状态评估可能有所偏差;疑似病例隔离14天后若未发病,无法证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变是干预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致谢:感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宋辉、刘玉、银春燕、罗伟、赵静、刘艳群医师参与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