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分析

2020-11-26常建军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程量建筑工程成本

常建军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00)

从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来讲,成本来源于多个方面,材料、设备、人员这三个方面,是成本支出的大头。而在具体实际项目中,成本超预算的问题并不少见,根本原因就是未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落实成本控制,导致实际成本支出超过了预算,最终降低了项目经济效益。因此,就有必要对目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持续性优化成本管理控制,让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能够处在合理的水平。

1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不合理导致成本超出

成本控制应该以工程预算为基础,将其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这样才是合理的。但是,在一些时候,预算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预算低于实际,那么实际施工成本就会超出预算。具体来讲,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应该立足工程量来展开预算,如果工程量估算不准确,那么就会造成预算产生偏差。尤其是建筑工程中本身存在隐蔽工程,在工程量估算上容易出现不准确的问题。此外,人力成本、材料价格以及施工中的一些意外情况,这些都需要在预算中全面考虑。不论哪个方面考虑不周,就容易引起成本超预算的问题。例如,某工程土建设计图纸当中基础需要铺一层1m厚度的砂卵石垫层,在图纸说明当中则要求应按照地质勘察报告的要求进行确定,即地质勘察报告所揭示的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的情况下,应遵照地质勘察报告要求。在做预算时由于造价人员没有足够重视地质勘察报告,忽视了其中的关于砂卵石厚度方面的要求,进而导致少算2.5m的砂卵石厚度(即地勘报告要求为3.5m),最终导致结算阶段出现70万差价。

1.2 成本控制未实现全程化

对于成本的控制,应该实现全程化管理,从前期估算,到后期竣工结算,都需要落实成本控制,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成本处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就目前实际来讲,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了施工过程这个环节上,对于前期和后期的控制力度不足。这让就会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比如在后期竣工结算中,如果结算遗漏了一些成本项目的核算,那么就会导致成本账目低于实际支出,从而造成企业利润偏高,这就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效益,为增加企业的税务支出。而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对细节的把握也不全面,一些环节被忽视,降低了管理效果。造价管理的过程与项目实施的过程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从造价的估算一直到最后的结算,其一一对应项目的决策期、设计期、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当前期成本控制不佳,后续必定会出现结算超预算的情况,如某建筑工程由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在编制过程中出现了疏漏,但施工单位在招投标环节当中并没有提出来,多半采取的是不平衡报价。最终在项目竣工结算时,需要调整工程量,此时业主明确提出了需要重新计算单价,但是对比原工程量清单发现,工程量超出了50%,而这个部分合同上的约定是不允许计算管理费,结果导致纠纷。

1.3 缺少信息技术的利用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发挥出来显著的提质增效作用,可以促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善。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就需要对信息技术实现利用,通过信息技术来辅助成本控制。然而,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当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存在不足,对于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并未将其有效运用到成本控制中,导致成本控制还局限于传统模式,未能在质量和效率上实现有效提升。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对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以此提升成本控制的质量。

2 建筑工程优化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针对目前存在于成本控制中的一些问题,有关人士要准确理解,然后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推动成本控制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

2.1 加强预算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的控制,就应该从这个源头切入,将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偏高或者偏低。具体来讲,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首先就要准确估算工程量。这就可以借助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建筑工程三维模型,通过立体化的模型反映出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对其实现准确估算,保证工程量估算准确,让预算精准可靠,不出现太大偏差。比如某工程在初期预算为800万元,经过BIM技术建模重新核算工程量,发现初期预算漏算了部分隐蔽工程,重新编制预算为880万元。其次,要对人力、材料等方面的成本变动做好预测。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在这一过程中,人力成本、材料价格等都可能出现变动。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方面做好预测,在预算编制中留出一定的成本空间,以应对工程开展中可能产生的成本浮动。这部分应当在合同当中进行约定,在成本控制当中,如果确实因为价格波动或是工程变更等情况出现造成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就必须要依托合同来降低风险,不管是索赔还是反索赔在举证当中合同都是关键。当然各地区也有相关的价格波动补偿政策可以消减风险。最后,要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预算编制。在建筑施工中,一些意外情况难以避免,比如安全问题。在预算编制中,就需要对安全问题加强考虑,提前准备一定的应急预算,用以应对潜在的问题,避免成本超支。

2.2 加强全过程控制有效管理成本

对于成本的控制,应该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出发,从前期到后期,全面实现控制。在前期阶段,除了从预算上予以控制之外,还需要从一些实际的准备工作出发落实成本管理。比如在材料采购中,就需要立足基本的质量要求,在市场上充分调研,选择价格低廉的厂家作为供应商。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后续的材料价格波动做好约定,尽量限制材料涨价,由此保证成本。而在施工阶段,这需要细化成本控制,落实到具体环节。比如对于材料的使用,要落实最大化利用原则,让施工人员充分利用材料,减少浪费。同时,在施工中要做好质量管理,减少返工和质量整改,从而降低成本支出。再比如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对于租赁设备,要合理安排施工,缩短租赁设备的使用时长,从而减少租赁费用。对于后期结算,在结算过程中准确核算各类成本,除了施工直接产生的成本之外,对于非施工环节的成本,也需要全面核算,比如差旅费、办公费等等,都需要全部纳入到工程成本中,避免出现遗漏。

2.3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成本控制

在成本管控中,还需要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化,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首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可以立足大数据技术,构建起成本管理数据,依照人力、材料、设备、安全、办公等不同的类别,将相关成本数据汇总起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分析其中的成本问题,针对性予以管理控制。其次,可以利用BIM技术辅助成本控制。BIM技术是一种建模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模型化呈现。对于成本管理,就可以立足预算方案,设计成本模型。然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成本消耗,对模型进行调整。根据成本模型产生的变化,就能发现哪些方面的成本出现了超支,便于及时进行控制。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中,业界人士要对目前尚且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引起重视。然后强化预算管理,确保预算合理。同时还要立足工程建设全过程,全面控制成本。此外,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成本控制的模式,使其得到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量建筑工程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