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重点分析

2020-11-26柴玉兰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历史

柴玉兰

兰州市第七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迎来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以及思路已经难以与当下初中学生成长的需求向适应,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环节中有效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初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1]。

1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现阶段,初中学生大多数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属于青春期,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虽然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和见解,但是仍然不够全面和具体,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冲动,自控能力不强,初中阶段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而历史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历史教材中涵盖了大量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人文性以及创新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等,比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展现的红军精神,是学生强化心理的素材来源,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人格,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勇往直前、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

此外,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以往历史教师枯燥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的听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强,甚至还会在灌输式的讲解下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在历史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紧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更深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勇于面对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2]。

2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 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教学素材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化和综合性的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有全面的分析,然后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元素,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和历史科学的契合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主探索和感知,如: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探究虎门销烟的原因、背景、意义,并分析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或者还可以让学生站在林则徐的角度探索当时的心理动态,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并在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任务心理、情感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大义凛然、不畏艰险的精神,增强初中学生的心志。此外,在历史教材中还具有很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司马迁和李时珍呕心沥血的创作精神,这些都是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素材。

2.2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氛围

初中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环节中,同时教师也要和学生构建稳定、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用亲和的语气以及鼓励的态度,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创设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端正自身的行为,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此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师还需要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比如:在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搜集唐朝与外国交流的史料,并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比较,或者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人物等,通过制作海报、主题报告等方式从唐朝开放和包容的交流态度中,引导学生在待人接物中宽容大度,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友善诚信[3]。

2.3 从实践活动中升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目前,大多数初中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父母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得部分初中学生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心态,同时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放弃,不愿意接受挑战,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知识并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还需为学生组织多元化的历史知识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应用历史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学习了“抗日战争”相关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色旅游景点等进行参观,为学生讲解文物的故事以及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背景等,或者还可以开展唱红歌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历史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融合挫折教育,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挑战,激励学生积极战胜困难并勇敢的接受挑战。

3 结语

初中历史课程中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性,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历史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教学的思路以及方法也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必须要有效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营造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并深入对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的挖掘。此外,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环节中。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历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