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

2020-11-26殷亮辉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4期
关键词:美观外观建筑物

殷亮辉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建筑在出现之初就有了建设设计美学,也就是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仅仅是居住使用,还对建筑的美观具有很高的重视度。从最初的茅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建筑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建筑设计美学也随之变化。社会物质条件是建筑设计的发展的基础,建筑设计美学也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只是其中包含了更多的人的主观意识,也就是个人创作。当然,这种主观意识上的创作并不是凭空想象,建筑的结构、材质以及空间构造、施工技术等都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美学包括了广义和狭义的美学,其中,广义的建筑设计美学重视突出的美并不是建筑自身,而是立足于更广阔的空间背景,例如建筑周边环境,包括周围的建筑、城市街道等,建筑设计的美感就是基于这种大背景的。而狭义的建筑设计美学主要是突出建筑自身的美观,也就是建筑的外观、造型以及艺术感。因此,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这也给建筑设计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建筑能够通过设计美学展现艺术性以及思想性[1]。

1 建筑设计美学的意义

1.1 切实表现建筑的使用与价值取向

建筑的使用价值也是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建筑的造型、外观以及装饰等都具有很高的美观度,但是使用却不方便,实用性较差,那就会使美失去价值。因此,建筑设计美学不仅仅是建筑美观度的展现,也要使建筑具备最基本的实用性,实用性也是建筑设计美学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只有建筑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建筑的美才具有价值,才能够被大众接受。

1.2 能够体现政治、文化与经济特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也都会随着发展,与以往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变化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建筑风格也不例外,建筑所呈现的特征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建筑设计美学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特点影响,而建筑设计的审美风格同样也体现着这些因素的主要特点。因此,建筑具有浓重的时代感,随着历史的变现,建筑逐渐成为了见证历史的主要载体,从建筑中就可以分析建筑建造年代的政治、文化与经济的特点,可以说是时代的缩影。

2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要求

基于建筑美学,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统一、协调和持续的原则。学校建筑设计也不例外,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设计人员需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学校建筑与其功能的统一性与协调性。一般来说,建筑美学角度下的学校建筑设计需要涉及物质诉求与感官诉求这两方面,从物质诉求角度而言,设计人员需要确保学校建筑营造出舒适感及安全感,以此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与归属感;从感官诉求角度而言,设计人员需要确保学校建筑具备美观性,符合学校师生的审美需求。

学校建筑的设计的根本原因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服务对象为人,需要注重建筑的人情化需求。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和教职工的居住需求,还需要重视学校建筑的技术性和情感,将师生的情感需求作为基础,营造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

3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对策

3.1 让建筑物外观具有人文美

学校建筑物的外观是其最为直观的美感体现,故建筑设计师就必须要能重视建筑物外观的设计,使其具有更多的人文美,从而体现出人情化的设计思想。首先,建筑设计师应切记不可将所有建筑物都设计成单一的形式,要注重建筑物的多样性,并使这件建筑物能够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让学校建筑物能体现出整体的美感。其次,由于学校是进行教育的场所,故学校建筑物还需要能具有一种厚重的时代感,故设计师也应该注重将一些古代建筑物的特征融入到设计当中,从而让建筑物不能仅体现出时尚美,还能具有一定的历史韵味。最后,建筑物外观的设计还需要将人文元素结合进去,如可设计一些具有寓言意味的雕塑,让师生能在长期观看到这些雕塑的情况下,能培养出一定的人文情怀。

3.2 科学地制定设计目标

在实际设计中就应该注重对环境、建筑、人文三方面的有机统一,解决空间、时间、使用者与建筑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时还要强调其功能、环境、资源的利用性。在设计中遵循建筑原理,将教学任务作为设计原则,满足人文景观与学生活动区域的共同需求。并且将“家”文化的理念深入建筑设计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归属感,与学生之间的连接感[2]。

3.3 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合理进行空间布局

要使建筑物达到融入各种设计理念的要求,就必须要能确保建筑物具有完善的功能,并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出现因为建筑物规模的限制,而忽略了对其功能进行设计的情况。故在进行实际设计当中,建筑设计师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的调整建筑物的空间布局,使其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还能具有相应的功能,让其能不因为空间布局而丧失相应的美感,也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完善的功能服务。如在进行某学校设计时,设计师就可在确保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将学校某些建筑物和其周围的道路以及景观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让学校建筑物具有整体美的情况下,还让师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便利。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和人情化的融合是我国中小学建设的关键,需要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设计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目标、保障学校建筑外观的美观性及人文性、保障学校建筑布局的美观性,并保障学校建筑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教育的水平[3]。

猜你喜欢

美观外观建筑物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鸟类能识别植物的外观等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Maglady遮阳伞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