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应用
2020-11-26李春林
李春林
山西远方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大同 037300
在本质上讲,桥梁技术在日常道路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而桥梁桩基技术的巧妙作用,还得益于它的质量。桥梁桩基作为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公路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到各类物资的运送和广大民众所需的各种安全。例如: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由此可见,桥梁桩基技术的提高是一切物资的保障。
1 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问题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先落实前期的测量定位放样工作,还要对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加以重视,根据孔洞的具体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流程。在进行钻孔作业时,需要对桩身的成孔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可是,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有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落实垂直度的测量工作,对孔底的沉渣进行及时清理,导致孔底淤积了大量的沉渣,对桩基的承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1]。
1.2 钢筋笼偏位
桩基施工中要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并且要求达到规范要求,因此制作钢筋笼一定要注意偏位问题,为预防该问题出现,要在钢筋笼四周设置圆形混凝土垫块,要均匀对称,这样才能对钢筋笼起到保护作用,并在顶节钢筋笼上焊接多根加长钢筋,牢牢固定住钢筋笼,使其不能不晃动。钢筋的长度要适中,正好可以固定住钢筋笼即可,在吊入孔内时得到保护层的保护,防止出现后偏位的故障。
1.3 缩颈问题
由于桩基多为混凝土结构,若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高度及坍落度等控制不当,再加上拔管操作不规范问题,未能控制好拔管的速度及力度,极易因填充不及时而导致混凝土坍缩现象。同时,对桩基土壁来说,还会产生挤压作用,导致桩基中孔隙水压的上升,如果直接实施拔管,混凝土浆体会在压力作用下而涌出,以至于出现缩颈问题。
2 公路工程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应用
2.1 人工挖孔桩技术
一是必须是持证上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二是人工挖孔的地方,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在土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采用人工挖孔。在孔桩深度较低的情况下,相关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调整适当的位置,让护筒高出地面。这么做是为了有效避免一些因人工挖孔而发生的崩塌,还可以防止杂物的进入[2]。三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被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这样是为了保证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知识,避免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四是首要的任务,就是对电进行保护性的管理。如果漏电或者电器连地线不恰当,便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人力、物力造成巨大损失。
2.2 压入钢管加固技术
在具体实施时,应配置反力钢板,具有平衡受力的作用,更易于实现钢管的静力压入。压力主要由千斤顶提供,需要以焊接形式将其同反力钢板连为一体,从而为钢管提供稳定的压力。应合理设计千斤顶的分布,并在进行压入时适时地调整其位置。钢管的连接采用焊接、拼装等方式,对于加固结构同钢管间产生的淤泥砂石等,要及时清洗,通常会利用高压喷射装置,最后才能进行砂浆的注入工作,这样方可保证桩基加固效果[3]。压入钢管加固工艺的优势包括:采用陆地焊接的方式,更易保证加固质量;开放的作业面,具有更优异的桩基加固施工条件,且对天气变化的适应性强;对桥梁结构水中部分有更好的固化效果,且不会阻碍桥梁通行;施工成本低,而且不会破坏桥梁原桩基结构、外观等。
2.3 钻孔灌注桩
第一,埋设护筒。在实施护筒埋设工作时,一般情况下选择厚度为10mm的钢板来进行卷制,成品直径为1.2m,同时还应在筒边缘处设置2个溢浆口。在进行护筒埋设工作时,应引放桩心的控制点,以此来达到调整的目的;在装填时要确保护筒和桩位之间的中心始终重合,二者间的最大误差范围应控制在20mm;使用钢板控制护筒的垂直度与平稳度,待其充分稳固后使用黏土对周围进行夯实并填压;在埋设护筒时,通常的埋设深度为1m;对于护筒的顶端和地面,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0.2-0.5m;要确保孔护筒与地下水位相比高出1.5-2m。第二,实施钻孔工作。在使用钻机时,为使让钻机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固、平稳的状态,应保证钻机与桩对准,对准后开启转盘与泥浆泵。泥浆灌入过程中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在开孔工作时,应控制开孔的冲进速度,并且做好桩位复测工作。相关人员需记录下进行开孔工作的实施情况[4]。第三,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钢筋笼制作应采用分节制作的方式。孔口吊装位置确定后再焊接钢筋笼,从而促使其变成一个整体。一般情况下,所采用的焊接方式是单面焊接法,而钢筋笼的焊缝长度应满足设计方案中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来制作钢筋笼,控制其保护层厚度。安装位置应在钢筋上并穿过滚轮,最后再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在安装钢筋笼时,应使用吊车缓慢吊起钢筋笼并进行下放,避免其与孔壁之间产生撞击,从而出现坍孔现象。
3 结语
公路工程桥梁桩基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能使我国民生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而施工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境,也能为后续公路工程桥梁桩基建设者们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今后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