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2020-11-26李毅辰
李毅辰
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6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同时对改造我国传统回收方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引领再生资源经济发展新常态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互联网+回收”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传统回收模式的弊端,同时构建并完善互联网+回收模式模型[1]。
1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生态战略价值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指回收生产与生活中各类废弃物,并将其加工成新的可利用资源。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而且有利于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城市规划、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我国已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行业,但目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仍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再加上环保部门监管不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成本高、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最终将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逼向极限。
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不仅可以有效收集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相关信息,实现源头回收、过程控制与终端处理的全程链接,而且可以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政府部门和行业监管者通过数据共享,对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针对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从而全面提升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监督管理水平,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 我国再生资源污染防治现状面临问题
2.1 废塑料等集散地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日常用品更新换代快,废旧物品的流通日益加剧,造就了一些废物回收、加工、再交易的企业,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再生资源的集散地具体是指回收、加工利用、交易再生资源的集聚地区。再生资源种类繁杂,产销小且分散,集散地集合了加工的数量、种类,满足了个人和企业的需求[2]。
2.2 报废汽车等拆解过程二次污染问题
再生资源成分复杂,如废电子产品中就含有大的金属零件,塑料零件、阴极射线管、包装材料等。不仅成分多,还含有多种危险成分,如废电子产品中含有铅、汞、铬等有害物质,还有一些报废的汽车和船舶中,也会含有非石棉、非制冷剂催化剂、废矿物油等成分,一旦拆解不当极有可能引发二次污染。
2.3 废轮胎等非法加工利用问题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并没有随之完善,造成废物回收和利用的不充分,一些再生资源流失。对再生资源的非法加工利用,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其中废轮胎的非法加工利用尤为突出。
3 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态体系
3.1 建立“O2O+B2C+C2B”再生资源新型回收利用模式
在互联网条件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新型模式。第一是O2O回收模式。这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投废者、回收商、处理企业三者相结合,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线上线下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投废者可通过线上便捷下单、废旧物品置换等活动,积极参与到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回收商可根据投废者申请提供线下取货、上门回收等方式,完成再生资源前端回收;第二是B2C回收模式。这是由回收商引导客户进行资源回收,回收商利用网络平台,不仅提供网络下单服务,而且向中间回收商、拆解企业、社会团体、政府等各类组织提供信息咨询、产品回收、设备研发、技术监管等多元化的服务,实现中端过程控制;第三是C2B回收模式。投废者借助互联网回收渠道,对回收商发起再生资源市场回收信息,回收商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完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末端处理。
3.2 “互联网+回收”模式运营流程
互联网+”回收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再生资源回收生态链。消费者通过通信设备、网站及线下回收网点的预约,登记互联网用户的基本信息,记录交投的再生资源信息、数量、回收时间等,由专业人员上门扫描用户交易账户的条形码,待回收人员确定其回收类别及数量后,相应的积分和资金奖励反馈至用户端。“互联网+回收”平台也将该类信息发布至平台,将回收产品交易至下游的二手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拆解企业,使得各方回收企业获取更大的利益。线上依托互联网技术精准反馈消费者回收动机和行为,线下建立回收网点进行传统的回收渠道,两者相辅相成中为消费者建立起便捷服务体系。“互联网+回收人员”实现了回收渠道拓展和经营模式的颠覆,“互联网+居民”实现了回收便捷和商品的换购,“互联网+社区”实现了站点回收和易换商店的结合,“互联网+公共机构”实现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易耗品及固定资产处置的快捷处理,“互联网+生活服务”实现了以回收服务为切入的家庭服务业的平台服务[3]。
4 结语
在过去,我国多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近年来,国家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只有政策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教育工作,培养居民回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