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基于校企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研究
2020-11-26李欢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李欢 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引言
随着校企对接合作向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发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渗透不断增强,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对适应企业工作和发展为目标进行学习培养,能更好的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1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强调:中职校园的文化建设要符合校企对接、贴近职业和现实需要原则。将具有企业文化特色内容融入到中职校园的教育教学中,以企业需求为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实现缩小校园与企业直接的距离。
1.1 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不满足岗位需求、不适应企业工作方式等方面问题,导致工作适应期长、工作压力大。因此在校企对接的基础上,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了解企业需求,发现自身特长和短板,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提升就业竞争力。
1.2 有利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专业设置、硬件设施、管理模式等特点,同时也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引入各类优秀的企业文化,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方向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打造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增强人才培养输出,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1.3 有利于更新企业发展血液
作为将人才当作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21 世纪,各大企业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引入新鲜血液,激发新动能。企业可以提出自身需求,使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可以大大降低了企业自身培养成本。
2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始终都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引入优秀的、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使得中职校园文化既符合教育规律和特征,又可以与企业对接,形成鲜明的特色导向。因此需要三方面原则。
2.1 以面向市场,推进就业为目标的原则
面向市场,以就业为目标,就是在专业技术设置、理论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环境、能力考核标准等方面体现,将中职校园文化向着服务、就业、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建设。
2.2 以贴近实践,提升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明显标志。关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对于职业教育培训的必然要求。
2.3 以满足需求,相互融合为目标的原则
职业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的承担主体就是企业,提升毕业生竞争力,就需要在校园学习阶段,渐进式将企业文化和职业模式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中,以最快、最稳定的方式完成校园学生和企业职工身份的转换。
3 校企对接下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如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为主流趋势,随之而来的是电梯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梯行业市场前景越为广阔。那么基于我校校企对接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和主题,广泛选取电梯行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以当前行业需求,填补校园文化的空白,推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3.1 课程文化层面的校企融合
实现课程文化层面的校企融合,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建设中推进校企融合发展。由中职学校和对接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和实施细节,将课程要求和目标与职业需要、技术能力水平需要进行密切融合。
3.2 师资力量层面的校企融合
教师是推进新教育方式的具体实践者,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具体操作者,因此,就要注重师资队伍的融合。一是建立教师进修机制,在校企对接中加强对教师的企业文化培训工作机制,定期、分批次、分专业类别组织教师进入优秀电梯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交流。二是聘请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为专业或实践指导教师,开设公开课、观摩课,增加学生与企业直接的“零距离”接触,使课堂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应性。
3.3 管理制度层面的校企融合
制度是确保一切按照既定秩序进行的必要措施,将企业管理制度融入到学校制度中,通过教学质量管理、质量认证体系、行为规范等那么进行有效融合,完美衔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力。按照ISO09000 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引入上下班打卡、定期集中培训、团队配合攻关、指标任务奖惩等制度,规范教学教学工作。
4 结束语
校企对接是高质量输出人才的关键基础,要实现真正的“校企结合”,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在多层面、多领域深入融合,把校园教育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使优秀企业文化体现在校园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学生在校学生生活全过程。通过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树立电梯专业标杆,实现“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