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文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
2020-11-26周桂荣吉林工商学院
周桂荣 吉林工商学院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混合式教学作为整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在学习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学习资料的查找,做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并依照教师所推送的资料做好预习或复习,为课上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奠定基础。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加强对知识理解的互动与交流,并能在课下为学生准备好强化复习与拓展的相关信息,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灵活的环境与时间掌控下完成教学与学习活动。其次,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传播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同时,线下多种活动的融合,也能促进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改善了教学效果。最后,优质的资源整合。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既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又使教师接触到更多的优质示范课程资源,从而促进了教师对教学资料与备课方式上的整合。
二、文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价值不强
高校的文学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不同,不仅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基于写作背景、历史环境、人物性格、抒发情感等方面的深度挖掘,还要对多种便于探究深意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研究与运用。文学作品采用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难以达到教学资源更为合理化的应用,使其所体现出的价值难以发挥。
(二)教学过程设计不佳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设计不仅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还关乎到教学过程组织的好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所涉及到的教学过程可,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即学生的课前自学、教师的课中深化、以及课后的强化巩固。而一些教师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缺少课前自学资料的提供,仅要求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文学资料、作者信息等。由于互联网平台信息呈现的大数据模式,这就会导致学生所寻到的相关文学资料或作者信息等,存在内容上的偏差和解读上的误区。这不仅会造成课中深化教学难以有效衔接,还会导致学生对课前自学极为盲从,在巨大的信息量下无从下手。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提升应用价值
文学课程中理论知识部分相对较少,所运用到的理解与赏析方法也多为常见形式。对此,教师可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依照其应用类别进行集中的教授。待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进行文学作品赏析的基本方式后,进行后续的文学作品教学便会更加的有的放矢。尤其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对文学理论知识的搜寻和整理,为学生制作出加强理解的“文学理论数字化思维导图”,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有效工具。只要学生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就能够加载这一便于学生理解,加强教学内容应用价值的“利器”,从而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够利于学生对所学文学知识的强化理解,还能够在提升学生文学兴趣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效果得以达成。首先,在课前自学阶段,教师应优先进行相关文学知识的搜寻与整理,并告知学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作品信息的解读。例如:对鲁迅《野草》中《秋夜》作品的学习前,教师应为学生布置下这一作品所要解读和表达的内容,如枣树、小粉红花、蝴蝶、天空、小青虫等所代表的象征意象;各种代表秋夜萧条、阴沉的景象;以及作者鲁迅的内心感受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网络中寻求答案,思路就会更为清晰。随后,在课中深化方面,不仅要深入作品,讲解各种景物所象征的意象,还要将作者鲁迅内心那种孤独、苦闷、矛盾、以及激愤的情绪,通过各种课上活动做出更为清晰的阐述。最后,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中景物的象征意象进行挑选,如安排《过客》、《这样的战士》等的学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生成更为清晰与准确的认识,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模式,而是一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整合模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学课程不再是简单的作品讲解和内容赏析,通过网络化的信息拓展,更能够为学生们呈现出文学作品更为绚丽的一面。在这一优越背景下,既要加强教师对于互联网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又要强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所发挥的作用,这也是促进教学效率显著提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