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020-11-26邱燕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数码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石灰水凸透镜生物

邱燕华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无论是当堂呈现现象、辅助理解概念、还是辩证地揭示规律, 都有着它无法比拟的作用,生动的实验、特别是一些小实验、演示实验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而感性的材料,让知识的呈现从由静态到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力、思考力,恰当利用好生动的实验,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实验 创设学习情境

为良好的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而实验导入是生物教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实验导入脱离了理论教学的教条化、机械化, 直接将实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自主的观察和思考中,快捷、迅速获取知识或激起思考,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例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课的新课导入,笔者是这样处理:首先呈现两个实验:实验1:在一个培养皿中固定一支蜡烛,点燃该蜡烛,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倒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蜡烛熄灭,(设问1:蜡烛为什么熄灭?),接着向烧杯内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设问2: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混浊?);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倒扣在小烧杯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小白鼠呼吸急促(设问3:小白鼠为什么会呼吸急促?),取出小白鼠后,在烧杯内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设问4: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混浊?),两个小实验、对比性强、简短、精悍而且与生活精密相连,学生很快就能分析燃烧和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具体变化情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导入中,有效的实验能改变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无意思考到有意思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成功的基础。

二、验证性实验 理解概念规律

新课程倡导学生要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成为了教学研究的主旋律,我们平时忽视了探究性、验证性的实验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虽然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验证性实验是所有实验教学的一个基础,它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认识、理解和深化, 同时也能有效的规范学生的实验步骤,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例如在讲授“花的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实物展台演示解剖百合花的结构,帮助学生浅层次理解概念,接着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百合花的解剖,并要求学生一边解剖、一边整体观察花的结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在A4 纸上完成花的贴图,最后,请两位学生上台合作介绍“百合花的各部分结构”。在讲授这一部分知识点时,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新鲜的生物实验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解剖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做、四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深度的理解植物的结构。

三、释疑性实验 突破教学难点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生物学科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 很多有意义的生物小实验,演示实验、类比实验,它们以器材简单、易于操作、现象明显等一系列优点备受教师青睐, 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瓶颈,或者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化解的时候,我们发现小实验不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上《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眼与视觉》一课中,在讲到晶状体的结构和功能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请学生观察晶状体的外形并描述它的外形特点, 学生回答晶状体的特点中间厚两边薄,接着教师引导告诉学生晶状体就好比物理中的凸透镜,晶状体有什么功能,教师邀请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实验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一个凸透镜,一张与凸透镜一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在纸片上打五个点,一个点在中间,另外四个点均匀地分布在它周围,将投影仪作为光源,将投影幕作为背景,在投影仪和投影幕之间移动凸透镜,并将纸片贴在凸透镜上,问学生投影幕上会出现几个点,学生猜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教师就开始着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随着凸透镜的移动,开始时均匀分布的五个点,最后会汇聚成一个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来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凸透镜的功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形象分析,到器材类比,到最后实验展示,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在归纳中获得新知。

四、探究性实验 培养探究能力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弱化自己的主导地位,要强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观察、去质疑、去探究,让学生在接收和处理信息中,在分析和思考中,在实践和探究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如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出发,引导学生分析:1、如何来确定探究方向?2、如何来选择蚂蚁数量种类?3、如何来选择食物数量种类?4、探究活动次数如何来确定等等,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呈现探究提出问题:蚂蚁觅食与食物的“气味” 有关吗?并依次作出假设:蚂蚁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并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探究方案1 和方案2,再次强调唯一变量原则,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探究,由此可见,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应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计划,设计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相互交流。教师应该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探究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要,生物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实验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很多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潜力,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认识生物,了解生物,感知生物学科的巨大魅力。

猜你喜欢

石灰水凸透镜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树木为啥穿“白衣”
[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
自制天文望远镜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树木为啥穿“白衣”
树干为何冬天穿“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