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学科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2020-11-26刘勇江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刘勇江 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1 新形式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1 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体现专业特色
环境设计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市场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不断更新优化目前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培养复兴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将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成为多学科、多专业 互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夯实基础教学平台基础上进 —步建设和完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1.2 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环境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技术的学科,因此环境设计学科教学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教学。环境设计学科涉及到选材用料,色彩搭配,方案制作,工艺工序,设计图制作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很难清晰解释,很难具体描述的。而且单一的理论教学除了比较抽象,让人难以理解外,也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环境设计学科应该强调实践性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环境设计中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了解一些空间布局手法和传统建筑元素等,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带领学生了解市场上最新的环保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和设计材料,并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加强学生对环境设计的理解和技艺。此外,还可以多多邀请一些环境设计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授课,通过座谈会,交谈会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经验。最后,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来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和排斥感。
1.3 课程设置倡辱教师结构双轨制
教师的综合能力与专业建设的质量密切相关,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不只是电子商务专业,所有专业教师都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和出色的实践技能,如此才能平衡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教学的比重,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优秀的人才队伍。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趋于年轻化,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积极深造,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为老师创造良好的实习平台,深化企业和院校的合作,让企业能进校,让教师能进企业,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双师型教师评审,如此才能到打造出一支出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
2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注重环境生态、人居质量、艺术风格、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人为本,重视细节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对城市公共环境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人们希望城市公共环境既要有美感,又要功能齐全,便捷实用。所以,环境设计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应用设计要充分重视广大群众的意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城市居民中采集有价值、有意义的规划意见,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环境设计和居民的情感交流,更能满足大众最真切的需求,让整个城市规划具有宏观的美感,也有细致的情感内涵。
2.2 凸显本土文化特色
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应该将本地的优秀文化融入其中,进而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赋予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的美感。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博的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我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沉淀出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体现了该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负责环境设计设计的相关人员应该深入挖掘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将其融入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中。具体来说,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可以是悠久的民俗习俗,可以是城市的英雄人物,可以是以往出现过的荣耀事件,还可以是本地独特的自然风景……有了地方文化的加持,环境设计会更有亲和力与感染力,更能加强城市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提升城市居民的自豪感,提升城市的的影响力。
3 结语
环境设计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视技术的学科,环境设计学科的创新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教学课程,重视实践教学,使用丰富的教学模式来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环境设计理念,创意,技术等,进而将学生培养成实用性人才,技术性人才。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综合形象,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加强城市和居民的沟通。在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意城市规划与公共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此才能增添城市的魅力,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