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020-11-26苏继光
苏继光
(山西阳煤九洲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项较为复杂且周期较长的工作,其不仅在施工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在管理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在现阶段,部分建筑工程单位对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建筑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豆腐渣工程依然存在,这样不仅会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展,是为了达到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目的,而策划的系统化的主体工程建筑、配套工程和关联附属设施建设、安装工作。由于建筑工程系统关联范围广,影响到大众的工作、生活、社会行为等,因此工程必须具备过硬的质量水平。工程的建设,影响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运转,影响着群众安居乐业的状态,乃至于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秩序。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种工程的建设提上了日程,施工行为剧增,但是与之对应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也在频发。据调查,高达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建筑工程都存在着质量隐患,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工作的开展不够谨慎,前期调研和测量不够全面准确。
2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工程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发现,建设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仍有所欠缺,致使建筑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改善,其根本原因就是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对建筑行业的建设标准要求较高,同时也较为严格,但是建筑企业在实施时却存在着较多的不足,特别是部分建筑建设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只考虑建筑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认知不足,并且缺少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管理规范标准,致使管理人员在实际实施管理工作时不能有着准确的依据,进而导致责任划分不明确,最终造成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愈演愈烈。
2.2 建筑施工材料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结构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框架基础,而建筑施工材料则是构建工程结构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由此可见,建筑施工材料的好坏能够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若是使用了没有达标的建筑施工材料,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建筑工程结构的不稳定性也会为整个施工过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能够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
现代建筑施工工作必须有专业的施工人员来操作,只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科学精准的作业。如果施工企业只是招募一些体力劳动者,无法保证工人的专业程度,出现工人无证上岗的情况,就很容易埋下施工隐患,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效果。
2.4 施工水平落后
如今,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很多领域也应用了很多科技成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与技能水平欠缺,缺乏创新思维,不够重视科技成果的应用,且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缺乏对工程建筑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没能及时采用最新的施工技术,甚至采用的仍是落后的施工技术,从而降低了施工水平,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
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建筑与人们息息相关,并且建筑工程的建设还关乎到建设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建设企业要在根源处出发,将现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进一步的解决,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为首要任务,依据现有的法律规范以及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对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功能完善的管理部门是建筑建设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筑企业要从管理部门着手,对相关制度进行有效改进,并结合社会因素建立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管理机制,并且明确划分出各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其分工明确,减少管理工作的压力,提升管理效率。
3.2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
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控工作,首先就需要从原材料入手,把控好采购选材第一关,才能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在采购阶段,需要建立监管部门,针对采购部门的材料、资金流向等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其工作的严谨性。进行采购选材时,需要进行多种材料的选择比较,尽可能选用安全性能好、成本低的材料,同时还要注意对于材料的供应地,也要选择距离合适的厂家,保证厂家能够货源充足。在材料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轻拿轻放。材料入库前需要进行取样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才能入库。对施工建材进行一步步严格把关,做好质量管控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使建筑工程施工得到优化。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施工专业能力的培训。在工程的施工环节,不仅需要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要提升工程管理工作者的水平。由于参与施工项目的员工有普通工人、技术工人的区别,要把握好二者的组成比例关系。严把人才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才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灵魂所在,因此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比如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身体健康等因素,对招聘的人必须审核,提高对人才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质量审查,在建筑过程中,质量审查工作要细致,从每个细节入手,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
3.4 完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
建筑质量控制问题意义重大,因此建设企业要加大对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的投资力度,在施工设备上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避免施工设备老旧而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此外就是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现有的施工技术再进一步的取得完善,如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BIM 技术,利用建筑信息数据化的方式来全面的掌控工程项目的管理,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
3.5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在我国目前,建筑企业具体落实建筑工程建设时,普遍选择使用项目分包方式,在此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导致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企业部门和承包单位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施工工作分配的合理性无法得到科学保障,进而使其施工环节出现混乱,对其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基于此,相关建筑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体应用分包施工方式时,需要严格管理各个施工环节,同时还需要确保各部门能够实现有效协调,在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有效协调各个施工部门具体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人员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各部门具有更高的协作能力,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能够有效衔接,保障整体建筑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作业,保证施工人员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3.6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并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完善化的以及全面性的监督管理制度,因此,相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建立更加实用的监督管理机制。第一,加强相关人员的监督管理意识及对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成立由领导担任带头人的质量控制监督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做好宣传工作,使整个工作体系中的人员都能够意识到自主监督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而从根本上加强对质量的控制。第二,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将所有施工过程中的流程和环节囊括到其中,不仅对施工工序及施工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同时也要对材料、成本、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
4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还对国计民生有着极其深入的影响,必须要对建筑工程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既要实施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使得建筑工程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