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26徐华勋
徐华勋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1 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历程及现状
我国的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实践也相对较少,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城市的综合管廊水平名列前茅,在2003 年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进度相对缓慢,且建设规模比较小,2013 年政府部门开始大力发展综合管廊建设,2015 年苏州等10 个城市开始试点运行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和数量也随之提高,之后许多经济和科技相对发达的城市也在大规模地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我国各大城市正在日渐加大综合管廊的投资与建设,而与之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2 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2.1 明挖和浇筑结合技术
是指在明挖基坑之后,对基础项目做好施工,之后使用现浇技术来给管廊的主体结构进行一次成形。此方式优缺点并存。优点在于可以节约一部分的经费,而且施工比较的简便,同时在两项技术结合以后,施工人员无需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在施工期间能更好的控制施工效果。而缺点在于:工程量较多,在对较大的路面进行开挖时,难免会对路面产生影响,这样就会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以及人们出行的安全;此外,由于开挖面积很大,所以在施工期间,要对整个开挖过程做好保护措施,而且还要做好对排水、防水等工作。
2.2 暗挖施工法
暗挖施工法主要包括盾构法和顶管法等,盾构法和顶管法均运用专业机械设备来建立隧道,在隧道的一侧打造竖井,以确保机械能够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当中。机械要在竖井开始,顺着孔洞的设计轴线往另一侧竖井推进,这样就可以建立出隧道,而且还可以对地面隆降情况进行合理的掌控。盾构法、顶管法具有非常突出的自动化效果,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施工安全性高、质量能够满足相关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暗挖施工技术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还有较强的地质类型适应性,因此目前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3 施工方法问题
综合管廊的施工在明挖和暗挖的选择上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根据目前国家建筑工业化有关政策导向,进行地下综合管廊主体建设过程中采取预制标准化的施工安装建设,加快建设的速度,提高单体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预制式施工工艺有利于带动各个相关工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综合水平,提高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因此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向装配式预制化的过渡是目前工程发展的趋势,预制装配分为预制拼装式结构体系和装配式整体结构体系。预制拼装结构体系是在结构的纵向用预应力筋纵向连接接头处的接头、螺栓式接头、承插式接头。当遇到环境条件较差,不均匀沉降易发段时,应该优先采用承插式的接头。装配式的结构类型体系应该在现场再次进行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二次现场浇注,这是为了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整体性而采取的措施。新旧结合的地下工程改造要同步规划施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能考虑到对周围环境及结构设施的影响,将施工对居民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所以,在施工方式的选择方面优先采用对地面环境影响较小的暗挖法施工,密目式顶管法施工手段,当然也不能盲目的追求这些方法,还应该综合考虑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环境特征、地下水情况、成本因素等条件。
4 市政工程建设综合管廊施工管理的措施
4.1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设计做好全面规划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复杂度高,贯穿于城市核心地带,是一项具备高难度的系统性工程。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前期,需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周密计算,形成整体布局。所得方案应交由多领域专家共同商讨,论证方案可行性。有别于城市地面工程的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难度较大,稍有不当将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对此,为全面保障地下综合管廊整体品质,为工程人员创设安全施工环境,需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施工问题,这也随之提高了工程难度,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多方深入探讨,模拟施工并提出优化措施必不可少。
4.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积极引入现代工程技术
现代化施工需得到先进技术的支持,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而言亦是如此。在具体工程开展过程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保障工程质量:①引入高性能建筑材料,以工程质量为前提,持续优化工艺水平,现阶段较为可行的有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等;②引入高效防渗漏技术,以保障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稳定性;③引入行业内先进挖掘技术;④充分借助三维仿真等技术,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动态化管理,牢牢把握GIS 信息管理技术优势。
5 结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密集型规划设计,减少了各种管道管线系统对地下空间的占用。明确设计顺序、施工顺序并兼顾未来本地区综合管廊的发展特性,保留足够的发展改进空间又不盲目的追求扩大空间化,稳定、合理、有效的建设城市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