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县山地高效节水灌溉效益浅析

2020-11-26韩文琴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5期
关键词:支管蓄水池水源

韩文琴

武山县水务局 甘肃天水 741300

地形复杂是我国农田的特点,由于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不完善,一些多山地区的农田由于远离水源只能靠天吃天[1]。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基础建设,尽可能的实现高效节水浇灌,最大限度地解决边远山区农田的用水问题,促进中国农业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发展。文章对山地高效节水灌溉进行了介绍和分类,提出了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1 项目区灌溉现状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区北部,介于东径104°34′25″至105°08′30″,北纬34°25′10″至34°57′16″之间,总土地面积3064.25km2。全县辖6镇9乡,395个村委会,总人口43.9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5.16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9.10万亩,川地面积20.06万亩。武山县境内有48km长的渭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境内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聂河等5条较大的渭河一级支流从西至东分布于武山南部地区,且自南(西)向北流入渭河。水资源极其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灌溉资源。武山县人民勤劳聪慧,善于改善和利用自然环境,有着重视水利建设的优良传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渭河两岸及五河流域共建成北顺灌区、东顺灌区、南河灌区、东梁灌区、榜沙灌区、车岸灌区等6个万亩灌区和113条千亩渠道,提灌工程37处,机井54眼,累计全县兴修自流渠道117条373.7km,主要支渠484条297.5km,各类建筑物1254座,完成渠系配套面积6.59万亩。使全县实际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82万亩,这些灌溉工程为武山县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 山地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应用设计

武山县西北黄土高原陇西旋卷山地和西秦岭余脉结合部,山大沟深,梯田绕梁,但干旱严重。自2012年以来,采取国家扶持,土地流转,个人投资的方式,新建了18处高扬程提灌工程,配套管道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各个灌区内农田散落于各山凹中,分布广,田块小,管道布置困难,投入大,各田块自成灌溉体系。形成以引用高扬程提灌为水源,管道铺设引水灌溉为主[2]。

2.1 取水水源开发

山区农田灌溉普遍存在水源不足、基础设施短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山坡地主要种植药材、果树、花椒等经济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小,但山区灌溉水源普遍不足。高效节水灌溉可利用川道地区稳定的水源提水上山,采用低压管道、喷灌或滴灌进行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大幅增高,有效解决山区的灌溉问题。

2.2 灌溉系统布置

就近选择水量充足、水质较好的水源,新建提水泵站;根据作物品种建立相应的轮灌制度,选取适宜的灌溉方式;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合理分区,并尽量利用项目区已建成路网,避免过大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做到管理设施、路、管等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全面配套;管道系统依据实际地形合理布置,力求管道长度短,水头损失小,造价低,控制面积大,便于耕作和管理。

管灌工程从高位蓄水池开始,根据田间地块分布,埋设供水主干管、干管、支管、给水栓,再用软管进行田间灌溉,覆盖半径为20m左右。

喷灌工程利用提灌提水至山头蓄水池,蓄水池出水口接干管,支管垂直于干管布置,沿支管每隔0.2-0.3ha设置一个喷头,喷头菱形布置,靠蓄水池高水头自流对农作物进行喷灌,喷撒半径为5-20m。

对蓄水池周围水压力不足的部分田块,或有特殊要求的农作物地块,布设滴灌管道进行滴灌灌溉。具体布设为:高位水池—主管道—支管—滴灌带。支管垂直于干管布设,滴灌管沿果树种植行一侧布置,间距按农作物要求控制。

3 预期效益

3.1 社会效益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促进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引导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使农业逐步向优质、高效、节水、增产型的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灌溉和生产模式,进一步增强水患和节水意识,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使有限水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2 生态环境效益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农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增强了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将田间节水、农艺节水等节水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田园化生产格局,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将使农业生态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3 经济效益

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集中部分资金用于科技推广,对项目区的新品种引进、先进栽培技术等技术和农机推广进行重点支持,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为发展现代农业迈出坚实步伐提供保障

4 结语

本文通过武山县山区效节水灌溉模式,从水源、灌溉方式选取两方面进行设计,提出了在山区建设堰坝截蓄水流,分区分块种植,利用管道与微灌的方式节水灌溉,提高了水利用率,并应用于工程实例中旨在解决山区灌溉问题[3]。今后,应逐步完善灌区农田节水技术路线,进一步探索适宜区域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农田节水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支管蓄水池水源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Pico便携式浇花器
Aqueducts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城市快速通道承插式浅埋雨水支管加固工法研究与应用
缺水稻田背后的“蓄水池”
寻找水源
支管焊接工艺评定制作要点
The Power of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