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的法治保障机制的完善

2020-11-26任树勋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3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维权权益

任树勋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吉林白城 137000

我国人口居世界第一,其中劳动力同样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我国农民工约有2.5亿,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在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农民工的数量也会是只增不减。劳动人民在社会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往往得不到有力的权益保障,劳动权频频遭受到侵犯,甚至引发民众矛盾,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农民工在劳动维权时面临的矛盾问题

1.1 工资拖欠问题

近些年来,工资拖欠一直都是农民工维权方面最为主要的问题,同时也是敏感话题。因为其涉及到公司企业和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农民工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相对于公司上层管理者来说他们所接触到的法律文件和认知体系都会有着较大的差异。注重劳动的农民工在劳动维权方面难免会有行使权力的障碍。再加之部分企业的侵权行为,使得农民工工资拖欠曾一度成为社会上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矛盾。

1.2 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主要从事于建筑行业和餐饮行业,其工作的环境很多时候都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脏乱差的环境可谓是家常便饭。而且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也没有具体的保证,在一些大工程的建设中,很多情况下是不被允许按时休息的,在这些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农民工却依然逆风而行,这种工作态度本就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敬佩,同时还应得到社会的保障,但现实总是不尽人意,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无限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1]。

2 农民工劳动维权四处碰壁的原因

2.1 维权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缺乏相应依据

目前在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农民工的劳动权维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具体表现在规定不明确不完整,本应当属企业和员工的雇佣关系,但是却由雇佣关系切换到权威性较低的民法保护,这种情况下,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很容易受到恶意侵犯。此外在已经推行的部分劳动维权法律中,它们所涵盖的内容不够全面,并不能够真正地满足劳动关系的具体要求。

2.2 现行的法律规定和解释缺乏对基层包揽关系的要求与约束

在农民工劳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绝大多数体现在工资拖欠问题上,而在这个方面,又与包工头有着极大的联系。包工头一般是与承包单位和发包企业签订合同,之后再接受承包单位的分包,获得分包的工程再开始进行农民工的招聘。如果农民工再起诉包工头的话,就会失去农民工原有的劳动权益,因为不能够被相关的机构授予管理,这样就会使得农民工的劳动付诸东流,没有依据而受到难以言喻的法律侵犯。

2.3 农民工维权过程成本较高 得不偿失

假如农民工开始进行维权,那么就需要自己承担经济、时间和法律援助的成本。根据相关文件显示,一个劳动维权者想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就需要花费高达一万元的资金投入,在劳动仲裁程序中还需要耗费多达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于农民工来说,前前后后的花费总和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维权成功也可能出现结果弥补不了过程的花费的现象。因此无论怎样,能够及时优化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定合理的维权体系对于农民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农民工,对于其他领域的劳动者是同样的道理[2]。

3 完善农民工劳动法治保障机制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已经在当今社会存在了很长时期。必须解决这一敏感性的社会问题,才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前提。从本质上来说,能够推动劳动保障的依法治理、完善农民工劳动法治保障机制才是为民谋福的最重要的途径。

逐步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使得农民工强化劳动维权意识并减少侵权的事情发生而不懈努力。具体应做到,对劳动维权方面的法律给予合理性的修改,硬性要求包工头与用人单位以及农民工建立起明确的清晰的关系并签订必要的合同,让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开薪资的具体单位,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同时建议及时地修改《劳动法》,使得农民工的劳动地位得以提升,树立起在人们心中劳动的主体意识。此外无论是全国各地的农民工都要能够受到政府的补贴的照顾,给予特别困难者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地方和中央立法,制定出一套具有强大震慑力和说服性的法律条文,使得地方用人单位不再有独霸主义,对于违反劳动法规的人员和单位给予严厉打击,规范和健全劳动法律制度,逐渐杜绝不良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件,为劳动者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合理的维权成本制度,在维权过程中,原本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的现象要基本消除,这就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分担制度,在人民劳动维权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单位都要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报销和帮助,让平民百姓都能够有能力维权,不能因为现实的资金条件而阻碍了劳动人民自身的维权。

另外,在政府和社会等的部门都在辅助实际行动的同时,教育方面同样需要加强建设,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侵犯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自身的知识储备有着很大联系,很多农民工都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在面对相关的法律纠纷时很容易就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现象也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就需要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相关的法律教育,购买有关劳动维权的书籍,增强主观上的维权意识,才是最为有效的。农民工团体也可以开展相关的情景再现对相关案例进行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以达到在关键时刻维权的效果[3]。

4 结语

为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建立起公正的法治保障机制,就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重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逐渐消除劳动矛盾和问题,健全劳动关系体制,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维权权益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通报: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84款App
维权去哪里?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漫话权益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