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基层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2020-11-26张敏三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文/张敏三,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建设不再是一句空话,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近年来,我们在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上下功夫。通过文艺演出、各种球类比赛、举办青工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不仅让干部职工提高了各项文化体育技能素质,也在社会上收到了一些良好的反响。企业文化建设不再是“搞搞活动”的代名词,而是真正服务企业经营活动成为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这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仍基于处于探索摸索阶段。只有不断的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那么,如何在基层开展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目前经营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以下笔者从几方面来具体的分析探讨。
2 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
首先要充分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前提,一说到企业文化建设,大部分员工都以为是搞搞活动、发发慰问品。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建设。企业文化,也叫做公司文化,一般指一个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他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最大限度的统一员工意志,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体目标服务。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三个必然阶段,而文化管理则是其管理的最高境界。
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建设,才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自我认识,说白了就是要回答“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和“怎样成为这样的一个企业”的问题,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存在”“我们凭什么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阶段,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制度层面,主要指企业的一般管理制度和约定俗成的特殊性规定,物质层面则是企业的表面文化,包括企业标识、企业的制服、包装盒等。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不可估量在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者和职工解放思想,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发挥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企业职工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企业凝聚力,国有企业员工在通过劳动从企业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同时,更渴望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伴有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已成为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让员工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其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地将其演变成为一种习已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再老。老员工与新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3 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3.1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把握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的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将企业发展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内大兴学习之风、培训之风、教育之风,在各级员工队伍中学习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企业目标、方针及各项制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各种技术培训,通过企业公众号,办公网络进行各种信息传播与知识教育、典型报道,从而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特别是政工干部队伍理论的水平。提高职工思想素质,改变价值观念,从而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障碍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目的就是要努力在职工队伍。最终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企业理想追求和创造共同的精神支柱。
3.2 协同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融合的保证。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管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且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喂食企业文化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我们在企业文化石。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加强企业文化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以制度来表达企业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以制度来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固话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非难事,难的是让制度为自身所有,为自身所用。将企业内部和市场连接成一个全新的流程,从而达到企业效率质量效益个性化需求的统一结合整体。
3.3 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密切结合
在实际工作,如何将企业文化与生产,切实解决“两张皮”现象。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思考已久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想营造具有实际而又不流于形式的优秀文化基础,是优秀的企业理念,关键在于企业的行为建设,企业文化“三分设计”“七分执行”,它不是几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这是一种柔中带刚的渗透,覆盖到公司的各个产业,同时更需要务实加强创新的实践,只有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落地生根,才能发挥其作用,还必须把企业文化贯彻到生产经营的实际过程中。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促进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结合,这里的深度结合,就是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中被执行到位的情况。只有将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并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依据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发展不断调整和充实,不断积累和沉淀,才能使其更符合企业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