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你的“付出感”折磨孩子
2020-11-26胡运玲
胡运玲
有多少父母存在着“付出感”
我给女儿报了钢琴班,但是她只学了几周就不愿意学了,每次去上课都不情不愿。
那天要去上钢琴课时女儿磨磨蹭蹭,我就生气了:“你能不能积极点?这是你去学琴,不是我去。”
女儿嘀咕道:“本来我就不想学,是你让我学的。”
这可得好好理论一下:“为了让你学琴,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学费就不说了,还给你买了一架好钢琴。你不学,学费白交了,琴也白买了……”
女儿突然情绪激动地打断我:“您别说了,我知道!您辛辛苦苦工作给我交学费,您不辞辛劳送我去上兴趣班,都是为了我才这么辛苦的。我知道您为我付出了很多。我这就去学琴还不行吗?”
最后,女儿委屈地出了门,我也委屈地紧跟其后。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存在着像我这样的“付出感”?
还有一次在学校门口,碰到一个妈妈训斥儿子:“考这么点分,你对得起我吗?为了你,我连工作都辞了,全职给你陪读……”
父母的“付出感”,就是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金钱、精力,牺牲了自己的很多东西而优先顾虑孩子。而一旦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或要求,就觉得孩子配不上我们的这些付出,令我们感到失望和难受。
有多少孩子存在着“负罪感”
有一次,我去接女儿放学。到达时,她背对着我正跟一个同学在说话,结果我靠近时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那女孩问:“你平时在家练琴多吗?”
我女儿答:“不多。其实我不喜欢钢琴。”
“那你怎么还学弹钢琴?”
“因为我妈。她辛苦工作给我挣学费,买钢琴。如果我半途而废,就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学琴,本来是愉悦心情的兴趣爱好,却成了女儿的精神枷锁,我不禁黯然。
我意识到,是我平时在女儿面前流露的“付出感”,造成了女儿的“负罪感”。
那天,我为自己的行为郑重向女儿道了歉,并告诉她既然不喜欢就可以不学了。但懂事的女儿却选择学完这个学期。
一学期后,我没有再让女儿继续去学琴,女儿却常在家主动练琴了。她不再把弹琴当成一种负担,也弹得越来越好了。
在父母“付出感”的折磨下,有的孩子会感到压力山大,觉得自己努力的成果与父母的付出不成正比而自卑;也有的孩子会更加叛逆地跟父母对着干,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别用父母的“付出感”折磨孩子
其实,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只不过父母无意间的言行,流露出了强烈的“付出感”,给孩子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罪感。
那么,在日常的亲子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种伤害呢?
● 不哭穷不哭累
“为了让你上所好学校,花了这么多钱,我们的家底都掏空了。”“我每天省吃俭用,省下钱给你报各种培训班,却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
类似的话是不是很耳熟?
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确实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是,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要对孩子说出来,当付出一被说出来就会成为了一种“情感要挟”。
所以,不想用我们的“付出感”折磨孩子,就不对孩子哭穷、哭累。
● 不念“我是为你好”的紧箍咒
“我是为你好”成了多少父母念给孩子的紧箍咒?当我们想让孩子做某件事,而孩子不愿意做时,我们就拿出这句话堵孩子的嘴,逼孩子就范。
有人说,父母说过的最伤孩子的话就是“我是为你好”。而往往,我们想当然地为孩子好,却并不是孩子期望的方式。
所以,不如把“我是为你好”,换成“我想听听你是究竟怎么想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 接纳孩子的不足或不够优秀
父母之所以有这种“付出感”,往往是因为孩子不够优秀,令我们不满意,想激励孩子变得更好。
但是,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孩子明明就很难达到要求?只有接纳孩子的不够优秀,我们才能更理智地看待孩子,理解孩子。
比如,如果孩子的成绩只在中下游,我们就算付出再多,也很难让他达到第一名。倒不如接纳孩子的平凡。
当然,接纳孩子的平凡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给予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期望,引导孩子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
这种平和的心态和家庭环境,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 不把爱当砝码来置换
有的父母向孩子示好,会以一种交换的方式,用爱做砝码。
这看似是激励孩子,其实是把对孩子的爱当成砝码来置换。
我们为孩子做事本是出于爱孩子,但有了这种附加条件,爱就变了味。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纯粹的,是不以孩子的优秀与否而增减的。无论孩子是出类拔萃还是资质平庸,我们都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