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桃源出土战国彩绘陶器的科学分析

2020-11-26赵志强景博文付倩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胎体彩绘陶器

赵志强,周 珺,景博文,付倩丽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8; 2. 长沙市博物馆,湖南长沙 410000;3.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西安 710600)

0 引 言

彩绘陶是指在器物表面饰以彩绘纹饰的陶器。与彩陶制作方法不同,彩绘陶是在陶器烧成后使用各类矿物颜料施彩,由于颜料未经烧制,容易剥落。作为我国陶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彩绘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1]。此后延续较长时间,是一类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2-4]。

2018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湖南桃源县的打锣岗抢救性发掘了一座战国晚期楚墓,墓葬出土陶豆、陶鼎、陶壶、陶敦、陶罐等陶制品。在初步清理过程中,发现陶壶、陶鼎和陶敦表面部分区域有黑色涂层,局部可见金属箔片。为探究这批彩绘陶器的胎体成分、颜料种类和金属箔片属性,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彩绘陶器进行取样分析,希望以此来了解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工艺特征,同时也为后续彩绘陶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信息

桃源打锣岗墓葬出土的这几件彩绘陶器,器表为灰色或褐色,胎体颜色多是灰色或红灰相杂,此外陶土原料多未经淘洗,放大观察下,部分器物残块的断面可见细小砂粒。彩绘陶器形包括豆、壶、鼎、敦,仅陶壶保存相对完整。彩绘颜色有红、黑两种,大多脱落严重。陶器样品概况见表1。通过对陶壶和碎块的观察,发现陶鼎、陶壶和陶敦表面有黑色涂层,涂层主要分布在器物两弦纹或凸棱之间,而不是整体覆盖。部分样品照片见图1。

表1 彩绘陶器基本情况Table 1 Description of the analysed painted potteries

(续表1)

图1 桃源战国墓葬出土部分器物照片Fig.1 Appearances of some sample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mb in Taoyuan County

1.2 实验仪器

1) X射线荧光光谱仪。美国Thermo Fisher ARL QUANT’X型,铑(Rh)靶X-射线光管,输入电压4~50 V,测试电流自动调节;电制冷硅漂移探测器,元素检测范围为Na(11)~U(92);其中轻元素为真空环境下测试,每个点的测试时间为400 s。胎体成分检测使用国家土壤标样GSS5、GSS7、GSS8、GSS9、GSS12、GSS17、GSS18、GSS20、GSS25,利用测试软件内置的基本参数法建立陶瓷胎体的定量分析方法。

2) 扫描电镜-能谱仪。扫描电镜为ZEISS EVO MA 10,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像分辨率3.0 nm@30 kV、4.0 nm@30 kV,工作电压20 kV;能谱仪为Bruke X Flash Detector 6|30型,能谱测试时间60 s,样品测试前均进行喷金处理。

3) 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Rigaku Ultima-IV 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仪,测试电压40 kV,电流40 mA,纵向限制狭缝10 mm,测试速度为10°/min。

4) 激光拉曼光谱仪。Renishaw生产invia拉曼光谱分析仪(配Leica显微镜)。半导体激光器(514 nm),物镜放大倍数为100倍,信息采集时间为10 s,累加次数1~3次。测试时将颜料置于载玻片上,用无水乙醇浸润、搅拌,在显微镜下选择需要分析的样品区域。

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i S10,DTGS检测器,测试范围4 000~400 cm-1,背景扫描次数32,样品扫描次数32,分辨率4 cm-1,检测方法为KBr压片投射光谱法。

1.3 实验结果

1.3.1XRF分析结果 测试时以陶块样品的断面部位为准,其中M1-5和M1-6陶豆胎体和彩绘层之间有一层灰色物质,触感较为细腻,也一并进行测试。M1-1因保存完整,故未进行检测。样品的成分数据如表2所示,仅列出常量元素含量。

表2 彩绘陶器胎体的成分数据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ottery bodies (%)

1.3.2SEM-EDS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的样品主要包括陶器表面红色和黑色颜料小残块,及起翘或者剥落的涂层残片。能谱结果见表3(限于篇幅仅列出8种重要元素),部分样品的SEM照片见图2和图3。

图2 M1-5红色和黑色颜料SEM照片Fig.2 SEM images of the red and black pigments of M1-5

图3 M1-7金属涂层SEM照片Fig.3 SEM images of the metal coating of M1-7

表3 样品能谱分析结果Table 3 EDS results (%)

1.3.3XRD分析结果 为检测金属涂层的化学组成,分析了M1-2陶壶表面脱落的金属涂层残片。XRD结果显示涂层主要成分为单质锡,同时存在锡的氧化物SnO(图4)。

图4 M1-2样品金属涂层的XRD图谱Fig.4 XRD pattern of the metal coating of M1-2

1.3.4LRS实验结果 在能谱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M1-1、M1-5和M1-6 3件样品中的黑色和红色颜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红色颜料均出现同一晶体特征峰,黑色颜料拉曼谱图亦是如此,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M1-1红色颜料拉曼谱图Fig.5 Raman spectrum of the red pigment of M1-1

图6 M1-5黑色颜料拉曼谱图Fig.6 Raman spectrum of the black pigment of M1-5

1.3.5FTIR实验结果 EDS测试结果显示锡层内面棕黑色物质含有相对较高的碳(C),如M1-3涂层内面棕黑色物质的C含量为28.18%,M1-7的为38.21%,疑为有机物残留,故刮取金属涂层与胎体之间的这类棕黑色物质(图7),采用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验证。实验共测试4个样品,其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如图8所示:样品均在3 438 cm-1附近有一吸收峰,应为酚羟基的伸缩振动;2 926 cm-1和2 854 cm-1附近的双肩吸收峰为-CH2-的伸缩振动。结合近年来发表的古代漆膜红外光谱数据[5-6],推测棕黑色物质为老化后的漆层。

图7 锡层下方棕黑色物质Fig.7 Brownish black substance under the Sn layer

图8 棕黑色物质红外光谱图Fig.8 FTIR spectrum of the brownish black sample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陶器化学组成

表2列出了彩绘陶器的成分数据(除M1-1),可以看出,不同器型的陶器胎体在原料上差别不大,成分特征较为一致。其中SiO2含量在64%~68%之间,Al2O3为20%~25%,Fe2O3的含量在3.3%~6.5%,熔剂氧化物的含量在11%左右,属于普通易熔黏土。另外,关于陶豆胎体上的灰色物质,断面可看出它与胎体有明显的分层(图9)。这类灰色物质触感细腻,结构更为致密,成分数据也显示灰色层与陶豆胎体成分存在差异,其Al2O3含量在16%左右,SiO2约为75%,Fe2O3为2.5%左右。较之陶胎成分数据,灰色物质具有较低含量的Fe2O3、Al2O3和较高含量的SiO2,可能经过淘洗加工,作为打底材料。

图9 M1-5陶豆断面外观照片Fig.9 Cross section of Sample M1-5

2.2 颜料的物相组成

图2和表3为颜料的微观结构照片和能谱数据,能谱数据显示红色颜料(M1-1、M1-5和M1-6)有Hg和S元素。图5为红色颜料的拉曼光谱图,在254.1 cm-1、286.3 cm-1和347.8 cm-1处有明显的拉曼峰值,为朱砂(HgS)的拉曼特征峰[7],这与能谱测试数据一致。黑色颜料的能谱数据显示其C含量相对较高,M1-1为23.26%,M1-5的含量是29.62%。图6为黑色颜料的拉曼光谱,光谱中位于1 361 cm-1和1 597 cm-1附近的两个宽峰属于无定形碳的特征峰[8],因此黑色颜料为炭黑。

2.3 陶器的“锡涂”工艺

图10 锡层照片Fig.10 Appearance of Sn layer

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资料,锡涂陶主要见于商代晚期至东汉时期。战国时期的锡涂陶大多出自于楚墓,器形以仿铜陶礼器为主,如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11-12]、湖北江陵太晖观20号战国楚墓[13]、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14]和山东沂源战国墓[15],另外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也似有出土[16-17];两汉时期有马王堆汉墓[18-19]、长沙伍家岭西汉墓[20]、安徽霍山西汉墓[21]和陕西咸阳渭城区东汉墓[22]。锡涂陶从其出土地点及数量来看,以长沙居多。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空背景下的锡涂陶器在工艺特征方面仍有一定的区别。本研究提及彩绘陶器和马王堆汉墓陶器的锡涂方式均为贴锡工艺,锡层上方不施彩绘,但也存在差异:桃源出土的这批陶器锡层均只分布在局部区域,而马王堆汉墓锡涂方式为整体覆盖。同时也注意到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出土的锡涂陶是使用锡做底层,其上再施彩绘[14];而山东沂源战国墓锡涂陶和陕西咸阳渭城区东汉墓锡涂陶器使用的是镀锡工艺[15,22]。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了陶器锡涂工艺的多样性。

另外,也发现保存下来的锡涂陶表面锡层多已氧化成黑色的SnO,且锡层脱落严重。因此,在后续的保存过程中应通过控制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避免病害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锡涂陶的这种外观特性,导致它容易与普通陶器混淆,易被忽略,但作为我国古陶瓷发展历程中的特殊产物,应引起必要的关注。

3 结 论

对湖南桃源县出土战国时期彩绘陶器的科学检测发现:这批彩绘陶器的胎体成分特征一致,属于易熔黏土;彩绘陶器表面的红色颜料为朱砂,黑色颜料为炭黑;SEM-EDS和XRD分析表明陶鼎、陶壶和陶敦表面金属涂层的化学成分为单质锡和氧化亚锡,其中氧化亚锡为单质锡氧化后生成。4件样品表面装饰锡层的彩绘陶礼器属于锡涂陶的范畴;红外光谱显示锡层内面的棕黑色物质为生漆。已有研究表明,热镀锡的方法无法在陶器表面形成均一的涂层,且熔融状态下的锡液势必会造成生漆层的劣化起翘。因此,本研究的几件彩绘陶器锡涂方式极大可能采用的是常温贴锡工艺。

通过与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山东沂源战国墓、马王堆汉墓和陕西咸阳渭城区东汉墓出土锡涂陶的比较,对不同时空背景下锡涂陶器的制作特征进行探讨,表明了陶器锡涂工艺的多样性。值得一提的是,桃源打锣岗墓葬出土彩绘陶器的时代为战国晚期,长沙子弹库楚墓为战国中期中晚段,马王堆一~三墓为西汉初期。湖南不同时期均有锡涂陶的出土,说明锡涂陶的制作在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延续性,桃源出土的这几件彩绘锡涂陶器也为研究其制作工艺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猜你喜欢

胎体彩绘陶器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稀线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钴粉包覆的铸造WC颗粒在金刚石锯片中的应用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温暖的街头针织彩绘
彩绘玻璃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