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
2020-11-26张岚
张岚
(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选取我院160 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探讨其病因及相关高危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6 月收治的160 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青年160 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 ~45 岁;急性起病,有明确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且超过24h 症状和体征无缓解,并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均为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标准:既往有房颤病史。两组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者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病因调查
(1)询问病人或家属采集病史,包括:家族史,现状史,既往史。①高血压;②糖尿病;③高血脂;④饮酒:持续半年以上每周酒精摄入量≥210g;⑤吸烟:持续1 年以上每天抽烟超过10 支。
(2)常规体检:观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的常规检查等结果,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评价。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脏彩超等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1.2.2 对两组对象的各项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危险因素。
2.结果
2.1 脑卒中危险因素
对照组大量饮酒占比24.38%、高血压占比42.50%、糖尿病占比23.72%、吸烟占比28.13%、高血脂占比30.63%,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脑卒中危险因素[n(%)]
2.2 脑卒中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中,63.75%的患者为静态发病,36.25%的患者为活动中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意识障碍为主,见表2。
表2 脑卒中临床表现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疾病,只有了解青年人脑卒中的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本文中,与健康人群相比,脑卒中组在大量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这些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3.1 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诱发者占脑卒中首位,好发年龄为18 ~45 岁,饮酒量在200mL 以上最为多见[1]。酒精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并可引起血液流变学变化,促进脑动脉纤维素坏死,玻璃样变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从而降低脑血流量或改变脑代谢,诱发脑卒中。
3.2 高血压
一项22 个国家参与的病例对照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 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卒中发病风险相对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卒中危险增加46%[2]。过快的血压下降导致灌注不足,易造成脑部梗死灶扩大,加重病情。
3.3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是已知的卒中危险因子,它通过大量的起中介作用的血管病变危险因子起作用。入院时血糖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重,预后越差[3]。
3.4 吸烟
长期吸烟对人体动脉危害较大,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脑部缺氧,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而且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4]。
3.5 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TC、TG、LDI-C 和HDL—C 等脂质成份含量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5]。最常见的原因是高饱和脂肪及高胆固醇饮食,明显的血脂异常多数是遗传因素所致。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发现初次发病的患者占比例最高,运动障碍的患者次之 ,表现为静态发病患者位居第三。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掌握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等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对青年人脑卒中的发病进行全方位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青年人的生存质量。同时,筛选出早期复发的高危人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地健康教育,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积极进行二级预防,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尽可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