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0-11-26张凤娇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4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业科研农业

张凤娇

东平县新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泰安 271507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

1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降低农业多元成本。农业技术创新以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为基准,通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减少农业化肥等生产资料施用量,削减劳动力成本,规避“信息孤岛”引发的交易闭塞等问题。②提高农业要素产出率。农业技术创新通过生产要素质量提升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质变提升。并通过农业产品创新和工序创新,实现生产技术、组织结构的优化协调。③农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通过农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均能获得溢出效应,如: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扩散等,能够较好提升农业竞争力。

1.1 总体影响

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以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因变量,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解释变量,通过数据平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Almon 多项式法估计,分析结果可知: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总贡献为0.715,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强的推动作用,体现出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扩散溢出效应,然而同时,也因传导机制不流畅及之前遗留的技术创新问题,导致农业创新技术应用和扩散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或“闭锁”现象,必须消除既有技术创新形成的技术固化和制度僵化问题,激发和释放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经济应用的潜能。

1.2 局部影响

农业技术创新能够在各个环节体现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然而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协调、脱节弊端。在农业技术创新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数据回归分析中,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分析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研发水平、推广应用各环节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局部影响模型包括有:以自主创新为主、以技术引进吸收为主、以单纯技术引进为主的模型,显示出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吸收、单纯技术引进。同时,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当农业技术创新某一环节缺失或相对薄弱时,在既有基础条件和研发应用水平的条件下,推广水平明显表现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

2 农业技术创新优化措施

2.1 增加农业科研创新的投入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科研创新领域的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向智能化靠近,相关部门要重视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培养力度。同时,也可以从市区农业院校中选拔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农业科研创新技术的培训和培养,在直接接触农民或者通过指导基层技术人员的方式下,可有效提升科研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范围。

2.2 建立科研人员激励制度和科研项目评估体系

在农业科研创新的工作中,各科研平台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激励制度,将研发成功的科研成果获取的经济效益纳入单位统一管理,单位领导人以科研人员的贡献以及科研成功的成果数量等指标作为考核依据,给予科研人员奖励,从而达到提高科研人员工作投入度,激励员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的目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评估体系,可以提升农业科研创新经济投入的回报率。

2.3 健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制度

关注和重视只能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是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效果和转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健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可以将技术创新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将理想转化成现实,通过资金环境的优化来提升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中来,进而对实现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2]。

2.4 协调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农业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汲取发展动能,综合体现于以下方面: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居民生活、农业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系统,在重大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常伴随有组织创新,体现出难度大、周期长、效益高的特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①农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农业领域的知识层面,通过农业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传递,扩散农业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农业创新知识转化为优质、廉价、易于获取的农业生产要素,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②在农业创新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促进资源的技术创新密集式集聚,在结构优化和要素优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3]。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农业技术供需错位等问题,要全面认识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构建完整系统、协调合理的农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科研与生产的衔接,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全程式追踪和评估,不断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快速高效的扩散。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农业科研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推西藏农业科研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以“五化、五融合”理念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规划建设
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