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问题研究
2020-11-26易爱军戴振佳何孟颖蒋筱彤
文/易爱军 戴振佳 何孟颖 蒋筱彤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责任和使命。而长期以来,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隔绝,难以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合力,也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整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以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大学生为国家、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切实转化为内在的素养和德性。只有切实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在进一步巩固思政课程主阵地的同时,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推动课程思政广覆盖,才能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前行,切实提升各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
一、概念界定及文献评述
思政课程严格意义来讲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开设思政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掌握客观经济发展基本规律、深入了解当代国情、熟练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去研究解决遇到的人生、道德、理想等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课程思政则是一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侧重在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以实现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进行,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重育人的协同效应。两者虽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却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教学内容方面,思政课程侧重于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而课程思政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讲授方法方面,思政课程是通过学习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显性地学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道德规范,而课程思政主要是在全程化的课程中隐性地将社会价值观渗透其中,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而从总体目标来看,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习吸收正确的时代新思想。
自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纷纷就课程思政的意义、路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如桂玉认为,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然选择,是最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之一。贾伟杰、徐趁丽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问题展开了研究,认为两者融合的关键在于思政课程老师,核心在于非思政课程的其他教师,故所有高校教师都要做好大学生政治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转化塑造教育工作。从现有文献资料可明显看出,学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正逐步深入,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有机整体,现有研究对此及如何发挥两者协同育人作用等方面研究仍十分单薄,急需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现存的误区
目前,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到底如何与思政课程融合仍处于探索和迷茫状态,存在以下误区:
(一)存在“单向灌输”误区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精髓应是借助老师的言行举止、品行修养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培养。但当前“单向灌输”仍是大多数高校教师喜欢采用的教育方式。研究表明,单向灌输教育效率低下,学生会在内心不自觉地产生抗拒情绪。只有戒除“单向灌输”误区,多组织思政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感化,才能切实激发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
(二)存在形式主义误区
近年来,各高校都紧扣“立德树人”这一主题,纷纷开展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实践行动。但由于对课程思政的目的和实施方式不了解,教师们申报的项目大多流于形式,多是为了思政而思政,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均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导致了资源浪费、资金耗费等现象。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高校应通过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培训会等方式,使教师通过学习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解决“为党和人民培养高素质、高知识、高觉悟的全方面人才”这一本质问题,戒除形式主义,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培养其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专业的家国情怀。
(三)存在“忽视专业”误区
“课程思政重在育人,而不是片面的泛思政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教师未能理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精髓,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在专业技能教育中添加政治理论元素。这种简单片面相加的认识会导致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政治一边讲专业这样尴尬的现象出现,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走入“忽视专业”的误区。课程思政的实质应是通过制定明确可行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利用第一和第二课堂教学,引领学生们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把握思想政治方向。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及对策
只有走出“单向灌输”、片面主义和忽视专业等误区,坚持三个树立、戒除三种观念、坚持三管齐下,才能真正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两者协同教学育人的成效。
(一)需坚持三个“树立”
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行为方式,才能以自身良好的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其一,要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教师自身的修养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有先进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职业观,才能用正确先进的三观来教育学生。其二,要树立起良好的思维模式。教师只有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树立乐观自信和顽强拼搏的信念。其三,要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方式。课程思政是专业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们不仅会关注老师讲述的内容,同时也会关注并模仿老师的行为方式。当教师做出正确的示范时,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听从效仿,良性的行为习惯和专业素养也得以养成。
(二)需戒除三种观念
只有戒除片面、阴暗和负能量,高校教师才能以昂扬、积极的状态投身课堂教学,才能切实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功效。其一,要戒除片面观念。教师们经常片面理解课程思政的目的,导致课堂思政教学流于形式,学生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因此,高校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意义,制定全面可行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方案,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其二,要戒除阴暗观念。高校教师肩负着立德育人,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只有戒除以自我为中心、做人做事不能客观公正、待人接物伪善等阴暗观念,才能在课程教学中给学生播撒下光明、善良、真诚、尊崇等种子。其三,要戒除负能量。贪婪、懒惰、陷害、攀比、妒忌等负能量类似于传染病,能迅速让人消沉、让人堕落。高校教师只有戒除负能量,才能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帮助其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积极的进取精神。
(三)需坚持三管齐下
只有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育三管齐下,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鸟之双翼,协同共振。其一,紧抓专业理论教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呈现方式,潜移默化的将课程思政的内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创新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和家国情怀。其二,利用好实践教学渠道。通过知识竞赛、朗诵、演讲、研讨会、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实践活动渠道,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其三,利用好网络渠道。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教师应利用好网络渠道,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借助慕课、微课堂和第二课堂等网络平台,或者通过创建课程思政相关微信号等方式,宣传先进思想和分享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实践和网络三管齐下,才能切实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