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练技术指导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
——以高校德育教育为例
2020-11-26李钦红王柔健徐淑贞
文/李钦红 王柔健 徐淑贞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内外因表明,在个人的成长中,决定因素为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在教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在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政治教育中,如果一如既往采用灌输和说教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又成为了教育的主体,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内因作用没有发挥,造成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表层,对德育教育内在的信念、价值、意志和情感等理念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也不会使学生真正取得进步。人本教练技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运用教练技术切入德育教育,使教师换位为学生的支持者、陪伴者和唤醒者,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得到有效性的贯彻。
一、教练技术应用于教育主体理念的原则
(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与自我特质。所以学生们有多元化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和行为模式。正是因为大学生个体差异,形成了大学的多彩多样。教师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具有无限潜能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在这样的思想之下,教师不会要求模板格式化的教学,会用发展和主动的心态模式展开行动,坚持学生主体的行为理念,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教师不能控制和改变学生
有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儿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马儿喝水”。放到德育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模版灌输学生高能量信念以及规则,并不能对学生内在价值观产生触动。运用教练式沟通发现学生价值观,然后有针对性的转移、创造学生在乎的价值,被唤醒的学生推动内在的改变,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每个学生都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
一个学生可以从改变自己的内在思想进而改变自己外在的行为,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学生在面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时,遇到跌宕起伏的感情、结果,绊脚石或脚踏石,选择权在学生自己。生活、学习和感情等问题,从逻辑层次角度讲,最终都可以将其归咎于自身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问题,造成自己困扰失败的源头来源于自己的内在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相信自己有能力让自己快乐,教师作为学生的镜子和指南针,要帮助学生发现和唤醒自己,以及向内发现潜能,向外挖掘可能性。
二、教练式沟通贯彻教育主体理念
教练式沟通是以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以及相信个体具备成功能力为原则,通过有计划性、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问话形式,运用倾听、提问、直觉、分辨和回应等教练沟通技巧,发现学生的潜力,唤醒学生的内在。
在实现“学生思想和信念的积极正向化”的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要运用符合成长规律的指导或者鼓励,通过教练式的有效沟通,运用教练式沟通发现学生价值观,然后有针对性的转移,找到让学生主动进行改变的内在触动点,唤醒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被带动、去改变。
(一)提问
提问作为在教学中好用的工具之一,问题的点题性也很重要。“提问”能够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是打开视觉脑的重要工具之一。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挖掘学生的心态和见解,理清事实与真相,并不是要学生紧张,甚至难堪。作为提问的问题,要目标指向性强、清晰、具体,如果得到的回应很泛泛,那么要继续进行不设限的引导提问,帮助学生理清,使之清晰化。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注意保持中立,自己的价值判断与态度倾向不要影响学生,空杯心态面对学生,不对学生产生暗示以及先导性提示,不批判、不判断;让学生逐渐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在提问中,尽量用非限制性的提问语言以及方式,比如“什么”“为什么”“能不能”“怎样”“如何”等句式,一方面,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自己的内心,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在完全开放性的问话,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信息得到全面性以及多样性探索。
(二)倾听
倾听作为沟通的重要环节,一是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二是注意学生的非语言性表达,注意学生在表达时的表情动作等,并且给予学生不含任何暗示性的回馈,发动学生主动积极性,多用“还有呢”“还有吗”等问句和停顿空白,让学生能完全说完;有时候讲清楚本身就是顿悟的关键时刻;不预设立场,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学术研究观点,有时会和教师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学术研究观点相冲突,教师要站在中立立场去倾听并作出客观有效不带自身情绪的回应;以好奇心来了解学生的目的;给予确认和激励;鼓励前行,要让学生能做出计划和行动。
(三)直觉和分辨能力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要运用多视角来观察学生的表达逻辑以及真诚性。练技术中约哈瑞窗口认为每个人都存有阳光区(自己和别人都了解的部分)、面具区(自己知道别人不了解的部分)、盲点区(自己没有注意而别人了解的部分)和潜能开发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区域),教师的直觉和分辨就是发现学生的面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盲点,唤醒其潜能的能力。
(四)回应
教师对学生表达的信息作出内容和情感的回应,作为有效沟通的方式之一,还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气氛产生激发作用。在回应中主要有:复述、先跟后带、鼓励等。
1.复述,就是将学生表达中的重要文字和内容复述给学生。比如:将“我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那么可以转化复述为“现在还没有了解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里是吗?”在这个复述中“到现在”三个字可以让学生产生人生肯定是有意义的积极正向理念,只是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模式是先跟后代,先接住学生的话,然后用正能量的词汇丰富式的复述。
2.鼓励,就是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刺激学生继续沟通的欲望。三脑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在思考时也是具有情绪化反应的,积极正向的语言能够满足学生的情绪脑,打开学生的心扉,更有利于沟通的便利性。教师的回应,使得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镜子,还是学生的光,让他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三、成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唤醒学生的教育主体意识
学生的行为受控于大脑,建立一定的目标之后,大脑才会发出目标导向的正确指令,继而从内激发行动,所以形成以成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在教练技术中约哈瑞窗口认为每个人都存有阳光区 、面具区 、盲点区 和潜能开发区,教师充分利用教练式沟通发现学生的面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盲点,唤醒其潜在的能力,带动学生产生改变的内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