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0-11-26李佳宜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文/李佳宜,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更新,营改增政策对于我国产业的升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营改增,在税收方面的改革解决了传统营业税的弊端,使得现有的征税方案更加符合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随着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实施,对各地企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各企业应抓住营改增制度带来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营改增战略的不断推进,为企业财务部门带来了较多挑战。因此,选择受营改增政策影响较大的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改增政策对其财务工作的具体影响,并且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2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2.1 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根据会计核算情况分析表明,在营改增政策落实以后,会对施工企业起到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成本核算非常容易被影响。在营改增政策得以落实以后,企业成本金额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入账价值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收入核算十分容易被影响。在此政策实行之后,明确收入并不只是把全部的营业额当做是收入,依照有关政策落实情况,严格遵守价税分离相关原则,把计税当做是收入。
2.2 发票使用及管理影响
“营改增”在建筑企业全面落实后,形成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企业原料采购中进项抵扣阶段,更是直接针对增值税发票来进行。对于增值税发票的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财务系统管理中,也需要适应增值税发票使用模式,针对增值税发票的产生特征,来构建出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管理体系。税务管理法律法规中对发票的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任何伪造发票或者滥用发票的现象,都会接受法律制裁。建筑企业在使用发票管理环节中,需要体现出专业监管体系,能够对发票政正确使用起到监督作用,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发票规范程度。
2.3 对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得以落实以后,施工企业的纳税管理方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发票使用上。在此政策落实在实处以后,税负与财务等方面都非常容易被影响,造成发票管理经常被影响,要由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不管是收取发票,还是开具发票,施工企业都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征税部门和纳税位置出现变化。财会人员要根据营改增相关要求,确定其对财务管理起到的重要影响,保证多种工作的合理细化,保证纳税筹划的正常展开,更好的避免施工企业财务方面的风险问题。
3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会计影响的对策
3.1 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新税改使企业税金核算、成本与收入核算等工作,出现了一定变化。以往的会计核算体系,俨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对此,企业应当积极贯彻新税务政策,及时调整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完善核算制度,确保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正规性与规范性。在税务核算中,应当严格执行核算质量责任制,贯彻新税改政策的同时,确保数据精准核算。利于核算等工作人员的职责理念转变,以及数据核算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为规避企业税务核算的差错,可以引入第三方税务部门。第三方税务部门会通过介入税务核算内容,或介入突发问题两种途径帮助企业税务核算,对统一核算模式、提高税务核算质量等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企业应当积极贯彻新税改政策要求,设立税务核算中心,有效处理税务风险管理矛盾,规避财务管理缺陷。
3.2 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细化组织机构、明确员工职位职责等手段,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保证工作质量,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需实行刚性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并帮助员工强化责任意识。细分工作的流程与制度,并将工作责任明确分配至每一位员工,帮助每一个员工了解自身应该承担的工作责任与义务。与此同时,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收入与员工自身承担的责任联系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内在创造力。除此之外,该方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漏洞,并且及时解决,以避免公司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其次,建筑企业需加强对企业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并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及时与客户进行交流。在实施企业项目时,需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进行。除此之外,需对企业项目的成本进行预算与分析,并做好项目结束后的评估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累积经验,为日后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3.3 优化企业成本结构,做好分包商与供应商的管理
在营改增政策落实以后,非常容易对施工企业的税负起到不良影响,导致项目抵扣成本情况出现了改变。人工成本所占据的比例最多,尤其是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此行业需要众多的劳动力。因此,其人工成本支出非常高,然而,却没有办法在增值税当中对发票进行抵扣。针对这样的情况,施工企业要使用固定资产的相应投入手段。有效减少对人工成本方面的依靠情况,更好的处理施工企业税负方面存有的问题。施工企业要加强分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管理。根据纳税筹划进行分析表明,需要减少施工企业的纳税支出,重视两者之间的实际性价比。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税务改革之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市场发展状况有全面了解,并意识到税务改革的必要性,根据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和标准,实现现有管理流程的优化,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落实,引导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