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破局,让物流“活”起来
2020-11-26白晓娜
本刊记者 / 白晓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因而它的发展,必将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物流的崛起之路
建国之后,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的物资流动靠得是政府的计划分配,物流活动也只能根据各地区的计划,按时按量的依规运作。这个时期主要的运输工具是货车、火车和货船,物流设施极度匮乏,存货场所,国有仓库居多,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国有企业居多,全国物流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
从1978年,“物流”概念正式引入我国。
1978年,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物资总局等人员组成的“中国物资考察团”出访日本,通过在日本的学习和考察,把“物流”的概念引入到了国内,从此国内对物流的理论研究正式开始。从引进概念开始,国内相关学者学习并研究物流这个经济形态,在全国相关领域进行科学普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运作方式,其中王之泰先生在早期的物流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量的使用机械动力加快分拣效率和装卸效率,比如电力叉车、堆垛机、传送带。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物流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条码技术、GPS 以及 RFID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相继运用,促进了国内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领域不断出现新模式,促进物流多领域的发展。
末端配送中心的出现,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诞生,国际物流的保税仓库,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仓库质押,促使物流向一个多领域综合产业转变。物流思想不断优化,精益物流(JIT)深入人心。一大批民营物流企业涌入物流市场,快递物流业态开始萌芽。1978年至2001年,物流业得到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国内物流发展处于探索阶段。
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驱动着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壮大了民营物流企业的规模。2003年,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淘宝成立;2004 年,京东开辟电子商务领域,成立现在的京东商城。这两家典型的电子商务公司相继在这个时期诞生,从网上购物,通过物流配送至客户手中,催生了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快递企业的发展,顺丰、“四通一达”等等快递企业纷纷成立和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园区、跨境电商物流园区等等新型物流园区在各地政府的扶持下遍地开花。传统的物流作业和物流设施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环境中慢慢被淘汰,直拨作业(cross cocking)、自动化作业、电子面单、自动化立体仓库、保税园区等新的物流作业形式和设施不断衍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物流的发展。
新的时代,人们对于物流的要求变得更高。旧动能不足以支撑物流产业的发展,新动能逐渐替代旧动能。理念创新引领物流发展,智慧物流的提出、多式联运的熟练运用、无车承运人的合法化等创新理念逐步渗透物流的各个环节。海尔集团提出“人单合一”概念,推动内部“自组织、自驱动”小微创业。菜鸟网络推动“新物流”革命,提出大数据、智能、协同,服务“新零售”战略。京东物流提出“下一代物流”解决方案,将主要呈现短链、智慧、共生三大特征。
智慧物流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智慧物流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更好地应用,是下一步智慧物流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智慧物流是通过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方面技术手段,使得物流系统能够模拟人的思维,并且通过传感、传动等方面技术使得物流具有感知、学习、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智慧物流带动了传统物流的新的变革和改变。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智慧物流,使得物流产业链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产业链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智能运输、自动仓储、智能配送等业务模式的发展,实现业务模式之中的信息共享,提升了物流业务的处理效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可以有效整合内外的物流数据,使得物流企业可以提供一体式的物流服务,同时通过运输线路的追踪、货物的进出货数量等方面数据,实现运输管理过程的可视化和数据管控。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改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产生了智能包装、智能装卸、智能搬运等方面业务。智能包装主要是指系统根据货物的状态属性和客户的需求进而选择最佳的包装容器对物品进行包装,提升了包装效率。智能装卸是通过合理运用运输机、装卸机等设备,达到装卸路径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了效率。
近年来,技术与物流融合的智慧物流加快起步。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协同共享创新模式和人工智能先进技术,重塑产业分工,再造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新生态。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支持和引导“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发展。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积极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贡献力量。为支援疫情严重地区物资运输,众多物流企业伸出援手。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无人机自动分拣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方面优势凸显。这不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场景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物流业整体提质增效也具有深远影响。
从国内大循环看,生产端要进一步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环境,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为优化产业组织模式,增强区域优势和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消费端,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不断深化物流与商贸协同发展,加速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数字化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进程,促进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从国际循环看,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累积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新发展格局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国际物流格局,以更好适应对外贸易的方向、货物出口结构、贸易方式等变化。
随着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主基调向纵深推进,双循环经济体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物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物流业面临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诸多挑战。
立足新格局,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随着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主基调向纵深推进,双循环经济体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物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物流业面临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诸多挑战。我国目前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依然不高,流通网络分布尚不均衡、覆盖仍有盲区,物流运输体系一体化衔接水平不高、智能化程度较低,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通不够顺畅、市场机制有待健全。
据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张江波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重点推进八大体系建设:一是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二是建立安全可靠的现代供应链体系;三是发展集约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赋能的物流经济体系;五是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流体系;六是打造内联外通的国际物流体系;七是培育分工协调的物流市场主体体系;八是夯实科学完备的物流基础体系。
“目前,我们正在牵头编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物流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为主线,深入推进现代化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张江波介绍,对外,要立足全面开放新格局,精准把握全球供应链体系,重构战略机遇,努力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保障;对内,要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顺应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充分发挥物流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其一,完善服务现代物流运行政策体系。尤其尽快破除制约流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实现“内循环”的畅通无阻,打造“大”物流的行业管理体制。一是统筹部门职能和行政资源,建立全国“一盘棋”的大物流管理格局,破除地域、部门分割和部分“上行下不效”的体制痛点,使良好的“顶层设计”体现在更好的执行层面。其二,打造智慧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培育物流业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建立智慧化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其三,大力培育企业家群体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世界水准的物流企业家队伍。依靠他们做我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结语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建设“物流强国”作为新时代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目标,务实创新,砥砺前行,方可推动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特点和要求的物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