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技术设计要点分析

2020-11-26鲍远琴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管线

鲍远琴

安徽望湖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越来越追求建筑品质,同时也越来越追求建筑的施工速度,而装配式建筑可以同时满足这两项要求。不过,装配式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较高,若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需要运用到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BIM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以下就联系实际来谈谈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仅供参考。

1 BIM技术的概念与优点

BIM技术即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创建建筑项目的完整模型,模型中包含各个领域的工程信息,这些模型和信息应用于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施工以及运营维护各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中对BIM的定义包括模型和模型应用两个方面。BIM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我们熟悉的CAD技术,是建筑工程二维到三维形式发展的必然过程。BIM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是未来建筑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将极大提升装配式建筑的集成化程度,同时在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本文将通过实际项目案例来具体阐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几个关键阶段的应用策略,重点诠释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实践策略

2.1 改进预制件库存与现场管理

预制件生产制作过程,应将RFID技术与BIM技术结合起来,即通过安装使用信息与地点的RFID芯片,直接读取预制件信息。之后,可利用电子信息进行自动对比,以实现RM的设计控制效果。由此,就可降低验收量偏差、排放记录准确度不高以及零件堆放位置偏差等问题的出现率。这与传统物流模式和传统手工验收方式相比,有效节约了时间与造价成本。

2.2 建立、分析及优化模型

在装配式结构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利用构件库,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在构件库中选择既合适而又性价比较高的构件,并利用所选构件来数字化模拟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结构,建立出相应的结构模型。若是没有在构件库中找到比较合适的结构构件,则需要结合设计需求而重新设计专门的构件,并记得将新设计的构件也及时补充到构件库当中,从而使构件库中的可选构件素材不断丰富,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再者,为了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在应用BIM技术进行装配式结构设计之时,还应当要全面分析所建立的模型,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而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这样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分析模型的过程中发现了所选用构件不太合适的情况,则还要重新寻找、选择或者设计构件,直至其适合于本装配式建筑工程为止[1]。

2.3 管线综合和碰撞检查

利用建立的三维BIM模型,对机电管线协同建模,进行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优化管线布置,能够方便、直观地判断可能的设计错误,有效解决设计盲点,比如要确保楼面线管与预制墙预留线管准确对接,楼面线管交叉位置布置时应避开桁架筋;管线密集且多重交叉无法避免时,优化拆分方案,加大该区域板厚或采用现浇板;水暖管线碰撞检查并优化避让,管线穿结构梁、墙时,确保设计梁高满足规范开洞要求;当给水管在预制墙面敷设时,设计时应考虑在墙面预留压槽等等。运用BIM技术,能尽早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提高管线综合图审查效率,并对预制构件中电气点位、预留洞口、施工埋件等零件布置设计优化。BIM模型不仅可以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在构件深化时也能进行构件以及钢筋的碰撞检查。利用Tekla进行构件深化建模时,对预制构件预拼装,检查预制构件内部之间的碰撞,相邻构件间钢筋碰撞在设计时应避让,并考虑吊装顺序,避免了现场预制构件无法安装的问题。一栋普通的装配式住宅建筑,预制构件的数目往往达到数千个,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应对可能出现的碰撞并事先解决,保证顺利安装[2]。

2.4 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协同把控

BIM技术本身还具备较强资料管理能力、应力管理功能,这就使其能够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协同把控,为火灾事故点进行精准定位。如,为避免火灾发生带来的损失,运用BIM技术能够精准定位火灾事故发生点,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科学灭火。在维护项目运行的过程中,BIM技术能够以精准化的数据信息把控模式,来审核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值得注意的是,为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应加大BIM技术在设备监测方面的运用,来提高装配式建筑物的安全性。

2.5 充分应用建筑模型

构件拼装是装配式结构建设的最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BIM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建筑模型,可以模拟整个装配式结构构件拼装的过程,以便于对工程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进行更精准的把握。其次,借助于建筑模型,能够在工程建设前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从而及时解决问题、规避风险,以确保建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再者,通过利用建筑模型,还可以对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和材料堆放区域、器械设备摆放区域等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3]。

3 结语

从现阶段我国BIM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精准度,避免传统二维设计的“错漏碰缺”,减少后期变更量。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当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以实现其在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应用。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装配式管线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