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之思考
2020-11-26张瑜
张瑜
大连华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我国国民思想造成较大影响,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不小的冲击。曾有一段时间我国大量引入西方建筑文化,西方风格的建筑盛行一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园林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并未把握理解西方园林设计的精髓,使得我国园林设计普遍存在“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式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对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系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中式园林的发展概要
由于对西方建筑设计的简单模仿,以及周边大环境的不协调,导致国内许多园林的整体风格存在突兀、不协调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使用者的满意度,并产生了严重的视觉疲劳问题。为此,许多设计者开始反思,希望通过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打造新中式园林,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运用传统造园的空间手法、提炼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纹样,来展现具有中国人文情趣的现代景观空间。新中式景观让自然山水进驻顶豪大宅而不失画卷中的山林气息,用传统的掇山理水来契合当代人心中的理想山水。它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文化内核的,很好的融合了儒释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新中式是从古代文人的审美意趣出发,打造新时代的人文主义生活。简而言之,新中式景观是以当代的景观设计手法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以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爱好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是对传统园林和现代庭院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构再设计,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精致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1]。
2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
2.1 空间布局设计要点
在园林景观结构设计中,人的主观意识是构成园林景观艺术的主要内容。因此,设计人员都应该以欣赏艺术品的眼光来看待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具体来讲,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元素,而且要融入心理学要素,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在欣赏景观时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在此基础上,还要遵循“开始、引导、高潮、结尾”的原则,采用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手法,不断给人带来新的体验,以增强空间结构的整体感。如此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参观者产生审美疲劳之感,还可以充分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专业性。此外,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要重点突破空间布局上的限制,将空间转换思想融入园林设计中,以“起承转合”,几出几进的设计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细空间。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整个空间设计的艺术气息,增添景观的美感[2]。
2.2 植物配置设计要点
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主要以简洁大气为主,再辅以孤植点景的造型乔木点缀,按照植物色彩合理搭配,增添园林景观空间的整体活力。新中式园林景观中所应用的植物种类,均富含深层寓意,这类植物在许多园林中很常见,例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当然还有牡丹、松柏等植物,这些花木都具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应用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气氛烘托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木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稍作修剪,保证其自然形态的完整,让建筑、植物、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画卷,呈现给参观者。
2.3 景观构造借景设计要点
景观构造借景设计,就是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结合景观构造的实际需求,在整个园林构造中嵌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视线范围内的景观。在实际构造过程中,通常所采用的手法有俯借、仰借、近借、远借等,具体手法还要看园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隔景与障景:这种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是实现园林景观一步一景、藏而不露、时空变换景观效果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游客和景物之间设置虚实相接的屏障来实现的,例如照壁、景墙、格栅、屏风等。障景设计手法是一种激发游客好奇心的园林景观设计方式,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神秘感。隔景设计手法主要是通过实隔和虚隔两个层次来表现的,隔景的方法和题材很多,如山岗、树丛、植篱、粉墙、漏墙、复廊等。框景和漏景:这种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主要表现方式为将园林景观用画框样式框取的结构设计形式。就某个角度而言,可以让游客欣赏画框内的景物。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整个园林景观如同一幅幅美丽的艺术画,进而让人们产生一种欣赏艺术作品的奇妙感。漏景设计手法的体现,通常是透过门洞、漏窗等虚隔之物来进行景物观赏。除此之外,栅栏、隔扇均是营造漏景的方法[3]。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设计手法之一,对其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增强园林景观设计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度整合,进而推动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