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

2020-11-26钱春旭肖源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

钱春旭 肖源

昆明兴地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在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工作中,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项工作,这样既能够使土地规划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还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

1 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管理

①土地规划管理的作用。为确保合理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办法,特别是对城乡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不仅有利于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管理,同时也控制土地的用途。目前,在土地规划设计和管理中,要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规划方案,尽量在不影响土地性质的前提前下明确土地用途,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②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体系其结构相对完整,城乡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管理方案,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

2 分析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使用存在差异

由于地区的不同,在使用土地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利于土地资源合理的利用,也不利于城乡规划的工作进行。经过很多调查发现,有的地区在城乡规划中,对土地规划不合理,使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出现偏低的情况,还有城乡规划中,耕地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的影响城乡的建设。面对土地资源使用不一致的局面,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希望可以缓解土地使用差异的局面,但是,由于土地面积较大,很多偏僻的地方没有积极的相应土地合理利用的方针,使土地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不利于土地的管理,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

2.2 建设用地分散与集中布局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土地规划,集约化土地资源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土地管理重要文件中,均曾指引更多乡村人口集中到工业园区或城市中。集约化布局多在开发区或中心城镇上发展。分散布局则是为满足社会众多主体诉求,在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里更加赞成集约化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土地规划及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相较于城市建设更为繁杂,主要是由于土地规划过程中保留众多村庄、城镇、城乡结合部等,且土地规划中规划图纸作为其重要凭据,分散布局不利于空间集聚。并且,城市规划代表市县政府与外围产业发展利益,他们对此方面十分关注,导致忽视了乡镇经济发展,进而引发乡镇人民不满。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应当对此进行协调,加以解决[2]。

3 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

3.1 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间的区别

土地规划主要是为了合理配置资源与开发利用土地,城市规划则主要是为了促进城市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规划目标不一样,规划的内容也就不同,土地规划侧重于土地使用与未来的状态,城乡规划则看重城市的发展方向、重点产业、以及空间布局,在实施的时候,土地规划只是去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城乡规划还需要承担美化环境的重担,从而会占用耕地,致使两者间存在矛盾。

3.2 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联系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之间相互促进,如土地管理中,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不浪费土地资源,并运用有效地方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城乡规划中,合理的规划土地,做好与土地管理相关的工作,从而使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并促进城乡建设的发展。而城乡规划中对于土地管理比较重视,认真的开展相关的活动,从而使土地管理更加的规范与科学,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实现共同的发展,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都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主,共同进行集约化管理,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但是,土地规划对于土地管理工作更加的具体与现实,围绕土地管理开展相应的工作,利用集约化管理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缓解土地资源短缺的局面[3]。

4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相协调的建议

4.1 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在征用土地时,由于土地实际价值和给付征用土地的尾款之间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土地征用引发农民不满,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对于此情况,相关人员需完善规范土地征用程序,以保证土地征用更加合理科学。主要有以下措施:①完善补偿机制,在土地征用之前,合理分析土地征用对农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依据损失情况予以农民合理补偿,并且,在计算损失时,不能仅考虑农民直接损失,也应当考虑间接损失,以避免农民对土地征用产生不满情绪;②市场化管理,与市场规律相结合,在征用土地中保证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让其了解此方法并非是忽视农业发展,而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实现多元化农业经济,建造新形态农业格局,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4]。

4.2 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政策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土地资源状况存在差异,在进行规划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政策,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各项工合理的开展。比如进行土地征收时,要充分地考虑当地的土地资源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经济情况,合理的制定征地补偿政策,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并且对于土地征收工作要严格控制,爱好者脑相应的征收流程以及工作要求进行,确保土地征收工作顺利的开展。另外,对于征收的土地资源要按照计划进行开发与使用,禁止出现闲置或者重新规划的现象发生,对于被征收土地的农民,要做好相应的补偿,并解决农民生活的顾虑与困难[5]。

4.3 完善城乡规划设计

在土地规划及城乡建设中,很多乡村也会展开建设工程,可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但是,在发展农村工程时也需要谨慎操作。通常而言,村内建造会使用多种策略同步配合,应用较多增减挂钩策略,可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改善城乡运行关系,改善发展缺陷,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建设时应根据农村情况,确保不会破坏原有土地面积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土地作用,集中农民居住区,改善居住环境,不仅可为农民耕地使用提供保障,还能减少农村发展与土地应用面积的矛盾,缓解生产与发展压力。农村内部改善可有效提高农民居住质量,进而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另外,土地规划通常有新区扩展和旧城改造这两种模式,对城市扩张加以控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部分开发区与小城镇在城乡规划中是利用扩张模式。大城市土地资源较为缺乏,就需要协调好新区扩张与旧城改造这两方面,全面掌握城乡发展情况,控制建设用地在规定范围内,全面分析城乡经济结构与土地用途,在实施前还应当区分土地发展重点及类型,以集中产业区域与居住区域。

4.4 切实注重土地资源协调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改进,不仅要注意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发展,也应该注意城乡规划体系的改善和优化,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必须注意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与管理的衔接,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和管理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城乡规划的实现必须基于土地规划和管理。优化的同时,提高城乡土地管理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因此,之间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而实现协调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4.5 开展“多规合一”工作

在管理过程中,“多规合一”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利用此种方法实现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协调发展。“多规合一”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保证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性与统一性,以实现统筹发展。所以,“多规合一”实施需凭借“最大公约数”,空间秩序的设计不仅汇集多方公式,而且多方均需要遵守此规定,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模式、发展方式、行政体制等,促进改革综合性与引领性的提高,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为空间统筹规划提供保障。为保证工作中有效实施“多规合一”,需细致整理区域空间规划体系,以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及实际需求为依据,与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建设规划相结合,将其划分为生态控制、海域系统、城市开发边界及城市承载力这四个模块,对于各个模块规划之间可能产生的问题与矛盾加以鉴别核准,以提高规划合理性。

5 结语

不管是城乡规划还是土地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应该合理的规划,共同的发展。在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中存在冲突与联系,工作人员要认真的进行分析,深入的研究,找寻两者之间的联系,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冲突,然后运用有效地措施,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实现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土地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爱这土地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规划·样本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