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巴州纺服产业护航
2020-11-26
《巴州纺服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中确定,巴州纺织服装产业将成为全疆规模最大、门类最全、利润最高、特色鲜明、内生动力强劲的全产业链集群,至2023年底计划实现产业收入636.8亿元,新增就业16.2万人。巴州纤维检验所实验室建设围绕发展规划目标,为巴州纺服企业提供检测等相关技术支撑。
纺服企业调查
本所实地调查了11家纺织服装企业,其中服装企业3家、纺织企业4家、梳棉胎企业3家、手套厂1家。
巴州地区纺服企业产品类别覆盖纱线、布(包装布)、成衣、梳棉胎、床上用品、手套等多个领域,但是产品类型较少,纱线集中在40S以下纯棉纱,布厂仅生产包装布和床单被套等简单产品。纺服企业用工的60%来源于本地,40%来源于和田喀什等地区。传统的纺服企业模式为“千人纱、万人布”,由于纺织机械发展迅速,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国内现最低可达到万锭用工20人,自动化发展带来的是用工人数成倍递减。巴州地区纺纱厂80%是近几年通过国家西部计划、新疆“三城七园一中心”、巴州“一平台三基地”等项目落地巴州,设备都属于较先进水平,用工人数也较传统老旧纺纱厂大幅减少。但随着1000万锭计划逐步落地实施,按国内最先进水平万锭20人也将带动几万人就业。织布厂、服装厂以及自动化程度还未达到先进水平,仍需大量人工,因此纺服企业入驻开工建设并开机生产必然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锭数落地、织机启动是就业的强有力保证。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
1.原料检测。调查表明,巴州企业所用原料多数还是来源于本地棉花,一小部分从内地购买。
棉花原料检测:作为巴州地区唯一一家棉花公证检验室,保证原料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库尔勒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拥有国际最先进的USTER HVI检验设备,可检测棉花的色特征级、长度、马克隆值、强度、长度整齐度等各项指标。库尔勒实验室棉花检测能力在全疆乃至全国都处于较高水平,拥有先进设备同时也有经验丰富、曾连续获得纤检专业练兵技术比武8个前三名的专家,通过传帮带,现实验室拥有一支强大的棉花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可保证棉花原料检测准确高效。
其他纺织原料检测:对巴州服装企业从内地购入的原料,实验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在企业使用前进一步检测,保证原料质量。纺织品实验室,购进大量检测仪器和设备100多台,可满足纺织品90%的检测项目(需特殊检测,如医用等除外)。同时实验室拥有纺织专业、化学专业、机械专业以及环境等各检测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0余人。从2019年实验室改造启动及巴州纺服企业五年规划开始,检测人员年人均3次专业技术培训,涉及棉花、纺服专业70%的领域,并在培训后考核合格。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实验室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提升,可保证给纺服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2.过程检测。过程检测主要针对纺纱厂。纱厂的生产工艺较服装厂繁琐,过程包括抓棉机→梳棉机→并条机(头道并条)→条并卷机→精梳机→并条机(二道并条)→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中控也很关键,每道工序的半成品质量都影响后道工序产品质量。因此,实验室为其提供过程检测项目,购进USTER目前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包括AFIS单纤维测试仪、条干仪、强伸仪、纱疵仪,可测试纺纱工艺中棉条的短绒率、棉结、杂质,测试细纱条干、毛羽等关键指标且检测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保证企业可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3.产品检测。目前巴州地区纺服企业产成品类型较少,校服是主要产品。校服的质量也是大众普遍关注的。实验室就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规定的项目及仪器,就校服这一个产品类别购进全套校服检测专用设备,并根据国标对校服检测的每个参数学习培训,可满足校服生产企业的所有检测需求。成纱检测与纱线中控检测相同,原料布及成品布检测标准和仪器基本一致,参考标准有区别。实验室着力原料→过程→产品全流程控制产品质量,为企业质量把好关。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检测能力
为配合巴州纺服企业发展规划实施,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还在进一步提升,检测服务也将更快更好地落实到有需求的企业。一是检测设备资源共享。纱线检测对实验室环境(温湿度)要求高,恒温恒湿环境造价高且纱线检测设备昂贵,可为目前已建无设备或计划开工的纱厂提供纱线检测服务,节省企业成本,且可保证测试结果高效。例如,USTER TESTER6条干仪是最新的条干测试仪,测试速度最高可达800m/min,一台条干仪8h工作时长可满足30万~50万锭左右的检测量。二是转变服务理念,纺服企业尤其是纺纱厂大部分处于城郊区域,可以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有需要的企业实验室技术人员可到企业实地技术服务。三是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要实现服务企业精细化,对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遇到了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质量等问题,切实解决客户困难,保障企业的利益,并最终得到企业的认可和信赖,提高自身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