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策略
2020-11-26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马 欣
学者张胜平认为历史解释指的是将史料作为依据,用历史理解作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策略,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一、丰富史料,提供资源
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尝试在丰富多彩的资料中加深对于历史问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进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思路才会更为灵活,解释效果才会更好。
在介绍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阅读的资料,让学生展开阅读。同时,我还提供了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后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为何双方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你认为哪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真实性呢?我鼓励学生分析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探究不同的人对事件的分析是否完整,是否客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解释,学生就能对抗日战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认识到抗日战争是我国军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而且还认识到不少日本右翼分子妄图通过编造史料的方式否认历史。这促使学生开始思考怎样证明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从而提高历史解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学者王雄认为历史知识不仅存在于学生可阅读的任何一本史学读物中,而且还存在于他们能考察的任何历史遗迹中,甚至存在于他们祖辈的回忆中。因此,在指导学生展开海量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从史书中获得信息,还鼓励学生从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中获得更多元化的史料,从而丰富历史解释的内容。
二、问题引领,有序评述
不少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这导致历史解释的能力不强。我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探究能力。我利用材料的内容设置相互冲突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辩证思考。这样,能让学生从正反多方面入手分析问题,效果很好。
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有人认为,中国人虽然发明了火药,但是却用来制作爆竹,而外国人却用来制作炮弹。”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反思。首先,他们找到了这种说法的出处,这是鲁迅先生提出的观点。分析鲁迅当时所在的时代背景,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希望用这种夸张的方法警示世人。其实鲁迅并没有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展开历史解释,说说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的发明。这时,学生的认识就会更为深刻。
学者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将事物整理清楚,成为发现者。因此,我不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还常常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我鼓励学生关注史料的出处,围绕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展开有效设问,最后强化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三、运用图表,高效解读
不少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之所以不强,是因为缺乏合理的方法。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图表展开高效解读,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我鼓励学生先看图表中的文字,了解图表的主题,然后看其中的数据,尝试找到规律,最后看图表中涉及的时间,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在这种方法的辅助下,学生能高效解读图表,历史解释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在教学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我向学生提供了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鼓励学生阅读表格,并尝试展开解释,分析为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首先,我鼓励学生先看图表的主题。学生通过根本原因、目的、战争性质、战争过程和影响等方面明白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次,我鼓励学生阅读其中的数据。以“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为例,鸦片战争开放五处,割了香港岛,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加开放十一处,又割了九龙等其他地方,通过这些对比也能看出其扩大。最后,我还鼓励学生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充分认识到鸦片战争让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让这一切加深。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储备量较少,这导致他们无法更好地进行历史解释。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设计了各种策略,促使学生在海量阅读、问题思考和图表运用中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发展历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