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0-11-26福建省建瓯市第二小学范丽丹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小学 范丽丹
目前,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多数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尤其是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而出现偏差。与此同时,学生在语言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也存在问题。所以,基于多种问题,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强化基础、综合应用、能力提升来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一、制定科学目标,强化基础教学
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要想真正实现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必须认认真真地将语言学习落到实处。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需要强化知识学习来为今后多种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通过强化基础教学来帮助学生做好语言构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教师需要认真完成备课工作,认真梳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基础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八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设定为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来引导学生掌握生字和偏旁,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小动画让学生了解生字的笔顺和意义。基础知识是今后语言应用的基础,对核心素养培育来讲,也需要通过落实语言应用建构的基础来进一步实现多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设置和情境模拟来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兴趣。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培养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生字词的规范书写以及朗读来帮助孩子们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次,在重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来挖这口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会更有目的性,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同步思考,将问题的答案进行构思或者标记在课文之中,实现深度思考和问题发掘、解决。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在今后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发现主旨,体会思想感情。与此同时,带有提示性问题的阅读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更佳,所以,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
三、重视读写结合,促进语言应用
小学语文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语言知识的综合应用。读写结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既可以通过仿写经典文段来帮助学生夯实语言表达基础,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进行读后感练习,进一步促进读写结合技法的有效迁移。还可以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加生活体验,积累读写结合素材,实现核心素养培养。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朗读的语气和重音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指出文章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进行具体文章内容和春天情感的解读。学生可以对春天这个季节有更深刻的了解,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自己经历的春天。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进行指导,将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在这项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需要提示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有关春天的诗句和优美词句,为今后描写春天的事物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想要通过日常教学来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获得并非一件易事。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互动和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来真正将目标落到实处,实现学生乐于学习,促进他们在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灵活恰当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获得更多的体会,实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