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2020-11-26王虎基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语文课堂教学

王虎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河镇大庄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关系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教学质量是评价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需要提升。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仍然以成绩为主。由于学生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对语文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如果一味强调学习成绩,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当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获得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好奇心强,喜动不喜静,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找到可以开展情境教学的材料,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另外,教师还要创新情境教学方式,学会发现身边的有效素材,巧妙地开展生活化教学、问题教学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了画面、视频和声音,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1]。例如,在学习课文《卢沟桥的狮子》时,语文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卢沟桥狮子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亲身感受卢沟桥狮子具有的艺术价值,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以及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有效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游戏设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气氛。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改编,自己设计角色的对话,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会联系现实生活

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能背诵不同的故事和古诗词,但不能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必要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将教学内容同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通过云彩能够看出天气等,这些生动活泼的例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有用的知识。针对低年级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或科普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较少为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只依赖教材来开展教学,要学会创新,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见解。教师只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某个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想象,而不能制订标准答案,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要懂得巧妙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结合生活进行学习,懂得灵活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

(五)有效设计课堂问题,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此外,教师还要认真设计问题的形式和内容。

1.课堂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

学生的想象力是其拓展自身思维的最佳形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不断进行探索。例如,在学习课文《跳水》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当船长逼迫儿子跳入水中,会出现哪些结果?如果自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会怎么做?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深入文章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想法和行为,使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真情实感,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2.课堂问题要有启发性,鼓励学生质疑

教学的目标是教师通过已有的知识开展教学,解答学生自身的疑问。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生只有懂得质疑,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有没有读过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分别讲了什么故事,他们的作者分别是谁,属于哪个朝代,你们喜欢哪本书等,这些问题都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在《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铁球真的能同时落地吗?会不会搞错了呢?学生质疑后,就会主动去做实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六)开拓学生的视野范围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准备了很多课外书供学生阅读,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能避免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很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想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同时可以帮助他们获取课本之外的更多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讲述自己读到的故事,并举办讲故事比赛。这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师不能把课外读物也当作考试的内容,这样就失去了阅读课外书的意义。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结 语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科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思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