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20-11-26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创设

赵 盼

(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山东滨州 251700)

引 言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小学阶段正确的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能够让学生以更加健康和合理的方式来认知这个社会。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合理性,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设计相关的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更快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1]。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有趣的故事情节能更好地吸引其注意力,更好地将其引入学习情境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某一课时,课本中的插图主要有“我”和姥姥两个人物,情境背景为下雨天,并有“姥姥,您也别淋着了”这样的解说,更加清楚地表达了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讲故事,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的故事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联想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经历的那些温暖的事情。如有的小学生会说:“在下雨天,姥姥要送我去上学,但是只有一把雨伞,姥姥把伞倾向了我的这一边,姥姥的肩膀都被淋湿了。”还有的小学生会说:“在冬天的时候,妈妈会骑电动车送我去上学,每次都会把电动车上的挡风被放在我身上,妈妈却顶着寒风在前面骑电动车。”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故事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载体,使小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个人情感与知识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成为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开发者与接纳者。在使用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提高故事内容的创新性,让小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去观察生活、感恩生活、认知社会,成为道德与法治的宣传员。

(二)通过图片创设情境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添加一些有趣的图片,就能有效地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大海、森林、山川等图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指着大海的图片问学生:画面上的大海是如何形成的?如有学生回答:是由一个个小水滴汇合而成的。教师利用图片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

(三)通过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性,进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3]。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片理解班级生活需要团结合作,只有把团结合作做到最佳,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加深刻,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方式转变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有所转变,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在这样的课堂上,小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发言,激烈地争辩,大胆地质疑,激发学习主动性。新型教学方式是实践新课程的标准,也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之间的情谊;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设计一些相关的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和团结互助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和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感受,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例如,在教学“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一课时,教材文本中涉及很多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学生在生活中没有亲自参观过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神秘的原始森林、壮美的山脉峰峦、广阔的沙漠戈壁和幽深的峡谷海湾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的图片及视频,将这些自然环境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利用小组分组,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加深学生间的情谊,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加勇于表现自己。例如,在课后做练习时,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检查,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还营造了更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 语

总而言之,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的道德观念得以完善。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使学生成为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创设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未来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