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新闻翻译策略研究

2020-11-26

现代英语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语言学功能性语言

李 蓉

一、 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媒体网络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强调通信速度的隐喻,如,全球流动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已经司空见惯。 全球信息流动发生在一个以社会和语言多样性为特征的世界里,而翻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作为文本跨国流通的前提条件,跨文化交际的本质也体现在此。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日益巩固,翻译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正逐渐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可以快速、高效、方便地提供和共享各种信息的村落。 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报刊新闻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新闻来了解周围、全国其他地方以及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许多国家把国际新闻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因此,大量的英语版国际新闻必须翻译成中文,以便中国的普通民众阅读。 然而,有时候英译听起来相当“强迫”、笨拙、不自然,甚至难以理解其意思,以至于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国际英语的英汉翻译应该带有“外国人”的特征。 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和有害的。

新闻语言要求浅显易懂又不失趣味,需要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同时,要求语言清晰准确,不能表意模糊。 而中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词多义;②同音异形;③语气语调不同,含义即不同;④简繁可相互转化;⑤通过炼字炼句可凝练语言,升华情感的特点。 这大大增加了新闻翻译的难度,而功能性语言恰恰是一个非常有效地实现这种语言特点的手段。 因而研究功能性语言学在新闻翻译研究领域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功能语言学视域的内容

功能性语言学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分支。 作为一种适用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联系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媒体、医学语言、法律、文化交流等。 相较于传统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它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由世界语言学大师韩礼德先生创立。 简单来说,系统指的是人们的语言是一个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的集合,也就是说在某种情景下,人们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的选择。就“功能”而言,传统语言学强调,学习外语主要学习的是语言的结构(structure),很少系统完整地引导学习者去研究每个单词在每句话中的功能,或每句话在一整篇文章中的功能,更或是一个语篇在社会中的功能。 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着重描述了“语言是意义创造系统和语言是功能性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言既是一个意义创造的过程,语言也同时被语境和文化塑造着、影响着。 从系统语言学初创到现在,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发展研究,逐步拓展了其深度和广度。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了解自闭症患者的语言特征,并以此提出如何更好地与语言障碍者交流沟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新闻内容涉及十分广泛,每种形式所采用的文体也大不相同,很多翻译公司都具有英语新闻翻译的服务,能够掌握英语新闻翻译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翻译向来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诚如严复大师所言,“译事有三难,谓之信、达、雅”,在多数情况下,信尚不可易得,更枉论达、雅。 世上文本类型千千万万,语言风格更是因人而异,在翻译前,若不先将文本进行分类,则翻译工作将难上加难。 只有事先分好类,人们才能判断“信”“达”“雅”三字在翻译操作中所占的比重,比如,在新闻翻译过程中,“信”与“达”可各占25%,而“雅”则可占50%,虽说翻译是戴着脚铐的舞蹈,但在翻译新闻时,适当把脚铐松一松,也并无大碍。

新闻翻译的作用主要是为中外双方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是文化、政治和科技的传播媒介。 在不同的时代,因大环境和政治背景不同,新闻翻译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推动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现代,功能性语言学下新闻翻译除了在介绍外国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继续承担着重要任务以外,也成了推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军。 在对外交流中,新闻翻译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和润滑作用,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在服务国内社会方面,新闻翻译也渗透到各个领域。新闻翻译研究在社会的发展中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却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政治离不开外交,外交离不开外语。 随着世界各国关系的日益密切,外交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外交赖以为基础的新闻翻译便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新闻翻译的质量更是能够影响译者所在国家的利益。

近年来,我国功能性语言学视域下的新闻翻译研究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仍存在着某些偏见:第一,专注于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现实,此研究“空有其身”,而无立足之本;第二,因为英语是当今国际第一大语言,导致我国专注于对英语翻译的研究,而忽略了对非英语的翻译研究。

四、 功能语言学在新闻翻译的应用

功能语言学现今已应用于新闻编译中——由于新闻价值的作用,在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要考虑外国受众的要求和兴趣,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因此,有时在国内报道中占相当篇幅的新闻,在对外报道中则被编译成简讯、图片新闻等。

新闻英语是一种被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等)经常使用的语言题材,最常见的形式为新闻报道和评论。 NEWS 这个单词人人皆知,但是其来源可能知道的人甚少。 它实际上代表North(北)、East(东)、West(西)、South(南)四个方向,寓意着NEWS 能向国际的四面八方发展,给不同地方的人带去不一样的信息,而这种语言的翻译依靠于功能语言学。 首先,以新闻标题为例,英语新闻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作者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 因而基于功能语言学进行标题翻译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 准确理解标题的含义,且能够明白其隐藏的含义;2. 不影响原标题含义的同时突出中文翻译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3. 保留原文章的文化差异,并使译文更好地为国人所接受。 其次,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一般在文章开头部分。 它以简短而有深意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含义;或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它具有极强的概括性,用最简练的语言展现最为重要以及最值得关注的信息和内容,它是新闻内容最精练、最集中的体现。 此时功能语言学的用处就显现出来。 央视新闻《国际锐评》中对美国的评价语言犀利、幽默,一连串硬核词语的使用使央视新闻频频登上热搜,让人们认识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新闻播报。 从新闻登上热搜这件事可以看出,新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阅读新闻可以帮助人们拓宽知识面,了解现实世界,更好地与外界相处。 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热点和国际事务的主要方式,给了人们认识国际事务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由于书面语言表达风格的差异,一些国际新闻通常会由专业的翻译公司进行翻译,以便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新闻内容,那么新闻翻译有哪些要点? 新闻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在进行新闻翻译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采用功能语言学对新闻进行翻译相较于传统语言翻译更加有效,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其产生一种深入阅读的渴望。 因为功能语言学不仅仅能分析英语的理论框架,也可以在适当调整后实现英语的拓展性应用。 而且语言词汇的意义在英语中的互通性较为明显。 在进入英语词汇语法层之前,语境研究、意义研究具有强大的普适性,而功能性语言恰好在这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性。 因而将功能性语言应用到新闻翻译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性语言的作用,事半功倍。

五、 功能语言学下新闻翻译策略分析

新闻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记录消息、并且向社会群众发布消息的方式。 新闻使人们更容易了解最新的事件,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闻翻译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一)新闻翻译必须真实

绝对真实是新闻的主要原则,在新闻翻译时必须遵循。 新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其他元素,这些元素必须真实有效。 新闻中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语言对话,事件和人物,在叙述时必须遵循客观事实。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观点材料也应该准确无误。 在进行新闻翻译时,当译者同时具备了两种思维后,如何在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中灵活切换便成了最大的难题。 虽然直到现在,译者仍认为中英思维转换十分困难,因而可以借助功能性语言学中的思维方法:切忌直线思维,换言之,不要按照源语言的思维强硬翻译,要学会发散性思维,跳脱源语言为人们设下的条条框框,找回中式思维,反之亦然。

在新闻翻译中,应该用大量的具体事实来概括,而不是一般性的评论,评论必须简捷有效,避免片面和绝对,抓好新闻翻译的重点。 新闻是面向所有群众的,在翻译新闻时应该有针对性,能贴近群众的生活,这样的新闻才具有说服力,翻译人员要具备很好地理解能力,才能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社会事实与个人观点的关系。 而且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需要抓住新闻的重点,且不受个人感情及社会现实的影响,并且在进行新闻翻译时紧跟新闻主旨。 因为一篇新闻报道,如果没了主旨,无法表达出其想表达的内容,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更无法正确地向社会传达相关信息。

(二)新闻翻译必须用词准确

首先,新闻本身内容简短、语言精练,使用最明了的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因此,翻译时每个字的翻译都非常重要,都需要经过谨慎严格的思考才能使用。 新闻的最终结果是呈现在大众面前,供大众阅读的,大众还会对新闻内容进行一定的评价。 如果翻译内容出现一定失误的话,很容易在大众心中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新闻翻译一定要注重词语的准确使用。 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 由于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大有差异。 翻译人员在对新闻进行翻译时,要尊重各地的语言表达习惯,在了解各地不同新闻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对新闻加以翻译,确保新闻翻译的内容符合当地人的阅读习惯,满足目标读者的新闻阅读需求。 在新闻翻译时也要注意到各地的禁忌,不得触犯,避免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以至于失去新闻翻译的价值,这就需要专业工作人员采用功能性语言进行新闻翻译。 翻译无小事,特别是新闻翻译。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通常情况下,外国新闻的设计从遣词造句到逻辑思维都与国内的新闻报道文案设计大相径庭。 比如,在遣词造句方面,英语语言讲究用词“实在”,不追求辞藻华丽;而在逻辑安排方面,又往往会把最重要的部分摆在句段开头,以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摄取到最重要的信息。 而中文新闻,往往讲求简洁明了,逻辑安排也要迂回前进,做足铺垫,引导读者渐入佳境,仅这两点不同就让新闻翻译十分棘手。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功能性语言学中“关键词重组法”,即仅摘取源语言文段中的关键词,然后摆脱源语言文段的逻辑框架,以中式思维将摘取的关键词进行创造性串联。

(三)新闻翻译的时效性

众人皆知,新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因而新闻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及时。 同样,新闻翻译也有及时性的要求。

六、 相关思考

文章试图从语篇角度,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新闻的英译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其英译质量。 自人类开始从事新闻翻译,特别是文字新闻翻译以来,各个国家对新闻翻译语言的研究便从未停止过。 新闻翻译发展高潮时期,新闻翻译研究更趋向于合理化、科学化,翻译研究中关于各个国家语言文化的争论也就越来越激烈。 这些争论也会推进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这其中也包括语言学的发展,促使翻译研究越来越科学合理,功能性语言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功能性语言学的存在与发展对新闻翻译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帮助与技术支持。 现如今,功能性语言学已全面应用到新闻翻译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与巨大的成就。

新闻是指借助报纸、广播、电视台、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以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新闻具有记录社会实事,传播社会消息等的作用。 新闻翻译是连接世界不同地区交流的有效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功能语言学不仅研究各种语言的性质和过程,更注重于研究语言的共性。 因而在功能语言学视域下进行新闻翻译研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语言学功能性语言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语言是刀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我有我语言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