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指导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①

2020-11-26

现代英语 2020年20期
关键词:导向大学英语教学

郑 瑾

一、 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英语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作为各国交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日益凸显。 英语作为国际上的主要语言交流工具之一,一直都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我国一直将英语设为各级教育的必修科目之一。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各种问题与困难,甚至于大学毕业的学生并不具备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更无法满足社会岗位对学生的英语要求。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的公共课程,为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流程

(一)设定课前教学目标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在课前对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定,确定学生需要在课堂完成的产出目标任务,并选取与教学目标相符的常用词汇、写作表达形式作为学生的语言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后用书面形式阐述自己的立场与在课堂中的收获。

(二)设定课堂授课环节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后,就正式进入促进导向环节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应用到产出导向法中最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即“学用一体”,同时,遵循三个常用的理论假设,分别为选择性学习、输入促成以及输出驱动(张文娟,2017)。 例如,在进行“Roots of freedom”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自由这个主题设定课堂授课环节,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才能拥有自由,例如,可以选择因受到法律制裁而失去自由的案例,让学生探讨失去自由的根本原因。 在设计促成环节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水平进行针对性授课研究。 首先,设定的学习促成各个目标对象之间必须具备关联性条件,如果教材中存在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无须耗费课堂授课时间。其次,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进行语言练习时更加注重任务操练,且练习方法多样,形式新颖,包括小组合作、短句写作等,但是所有任务的设定目的都是增加产出效果,提升语言路径。 最后,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际水平,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确保教育效果最大化。

(三)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产出导向法与其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评价手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更重视师生合作评价体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评价效果差及效率低的问题(姬艳辉,2020)。 为了更加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评价中应用师生合作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观察课堂、整理教学档案与日志的方式收集足够完整的教学数据,包括课堂录音、学生作业、学生访谈以及教学反思等,进而探究出更加合理的师生合作评价体系应用途径。 同时,还可以应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进行实时评价,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即使不在课堂教师的辅助下也能够按照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输出语言。 例如,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必要课程——视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评价环节应用事先制定的口语考试标准与实践标准,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 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进行评价,而期末评价时需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小组合作情况、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由教师、学习小组组长、学习小组组员按照相应的标准共同评分,确保评价的合理性。

(四)在不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类型中的应用

教师应充分掌握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熟知教学基本流程,尽可能地在词汇课、写作课、口语课、语法课中都进行应用。 目前,已经有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用了产出导向法理论,同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三、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产出导向法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产出导向法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教学环节,并以学生的语言输出为目标。 这就要求学生英语授课的班级不能过大,不利于学生组织活动或者进行语言交流。现在的大学英语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以大班为主,学生人数一般在60 ~80 人之间,甚至更多。公共英语的师资不足,每位教师的授课量都远远大于专业课教师的课时量,这是导致公共英语无法进行小班授课的原因之一。 同时,高校对大学英语的重视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以高职院校为例,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学生很难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相关的参考及辅助资料越来越多,内容也更加全面,实践证明网络资源中涵盖了与大学英语相关的多数课程内容,但是实际上,在进行实践时,教师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短时间的研究。 另外,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可能出现评价错误,过高的评价会导致教学速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进而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而过低的评价导致学生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更丰富且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王小芳,2019)。 同时,有部分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设计过于复杂的教学环节;在师生合作评价中缺乏信度等。 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活动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语言评价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甚至除了在口语教学与听力教学时,多数学生很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学生接受传统教育的时间较长,步入大学后,学生在转变学习观念上存在困难,而且学生参与产出导向法的接受能力不同。 大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评价工作时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材料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针对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书籍数量较少,只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名为《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虽然这套书籍已经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过程进行了相对完整的阐述,但是却难以满足各个程度的教学要求(范雅茹,2017)。 例如,有一部分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能力较差,在使用此套教材时存在困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对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自主研究开发了与产出导向法相关英语学习平台的高校少之甚少。

四、 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指导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有效改革途径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定位的改革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与国际化对接的科目之一,应当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服务。 大学英语教学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教学服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帮助教师利用英语完成对专业知识的讲授,开展相对应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学科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国际化接轨(沈妍裴,2017)。 南京大学的王海啸教授曾经在全国大学英语的研讨会中发言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当重视个性化教学与分类指导。”而想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且恰当的制定。 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改革应将侧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师生都将目光放在教材上,将掌握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作为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 基于产出导向法开展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学目标转变为产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根源上发生变化。 在我国新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对高校开展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生源、层次、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等,并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更加合理的教学课时,进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体系。 因此,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教学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掌握大学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基本需求,让学生产出与实际相结合的英语能力。 “输入促成假设”作为产出导向法的第二个重要理论,在学习的中心前提下,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输出,使产出的知识水平达到全新高度。 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既包括需要产出的知识点,也包括语言结构与表达形式,输出的知识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选择,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正能量,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王永亮,2019a)。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出导向法能够更好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英语能力要求。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想要达成预期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围绕“明确”二字开展,就是针对英语教材,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执行相应的教学环节,以输入知识为主要目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知识输出能力的效果。 教师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英语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但是在产出导向法基础上的大学英语教学将输出作为主要驱动力,通过布置各项任务,达到产出目的,让学生在提升自身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激发自主学习的探究欲望。 教师需要对向学生输入的知识材料做到有备而来,选择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习材料,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与检查(王永亮,2019b)。 在应用产出导向法的应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共同评价必不可少,改变了以课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行调动,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认同感,不再单纯地依靠课本,而是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自己,并将所有学习到的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三)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评价与测试一同成为对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质量进行检验的主要途径,更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关注产出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出的全过程。 因此,开展评价工作时,也不能仅对产出结果进行评价,还需要对产出过程开展即时性评价,有助于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帮助教师调整为更加合适的教学节奏,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结合即时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学生也成为评价的参与成员,开展自我评估与相互评估工作。 开展评估的对象可以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真正从多维度实现了对教学的全面评估。 在应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模式下,开展多元评价有利于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提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水平日益增强的今天,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大学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也必须保证教学模式符合时代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开始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化改革。 产出导向法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对教学内容实现了优化,对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提升做出帮助,将学习作为教学的中心,解决传统应试教育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这种教学法的应用为高校培养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使学生通过大学英语文化学习,掌握基础的英语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输出英语语言,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导向大学英语教学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