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绿色建筑检测特点及其实践

2020-11-26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建筑

张 俊

(九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0)

绿色建筑是涉及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材生产、绿色设备供应、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评价、能耗监测以及建筑报废绿色化回收等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所以绿色建筑想要达到真正的高效、环保、低耗、经济、生态等效果,单靠某一主体环节来把控颇具难度,需要各主体分工协作、共同提升,形成高效合理的绿色建筑产业链。

1 绿色建筑检测特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进行要求。因此,绿色建筑检测也需要围绕上述若干个方面开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检测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绿色建筑检测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专业活动。环境保护检测方面需要对声环境,光环境,废水,废气进行检测。暖通空调系统检测则集中在风系统与水系统方面;建筑室内照片则需要对显色指数,炫光等。总的来说,绿色建筑检测范围广,并且专业性较强。第二,检测环境较为复杂。由于绿色建筑检测是在建筑项目一年后开展的,这时的建筑环境与建筑设计时的环境存在较大出入。绿色建筑检测该如何进行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如在绿色建筑声环境检测时建筑周边兴建了各类建筑。又如,在楼板隔音检测中业主对楼板进行了重新整备。种种因素导致绿色建筑的检测环境较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强。第三,运行检测时间较长。绿色建筑检测工作涵盖了多项子系统的检测。每一个细分子系统检测都具有其自身内在规律,检测时间,检测内容,检测环境都各不相同,都需要在其最合适的检测时间段内开展检测。

2 绿色建筑检测实践

2.1 绿色建筑检测准备

绿色建筑检测需要根据检测目的,所在区域气候环境,建筑类型,现场检测环境等进一步确定检测项目与检测数量。绿色建筑检测需要按照绿色建筑实施技术来确定检测项目并且在检测前编制相应的检测方案。所编制的绿色建筑检测方案需要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针对检测项目进行方案编制。二是明确检测对象与检测数量。三是明确正确的检测方法。绿色建筑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需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绿色建筑检测所使用的设备仪器都必须处于正常状态,设备装置的精度满足不同检测项目的要求,并且处于校准的有效周期中。二是专用检测标准对检测设备有特殊要求时需要符合特殊标准的相关要求。

2.2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

绿色建筑检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室外环境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与核验,暖通空调系统检测,给水排水系统检测,照明与供配电系统检测,可再生能源系统检测,监测与控制系统核查,建筑年采暖空调能耗与总能耗检测。现以室外环境检测为例对绿色建筑检测技术进行一定分析。绿色建筑室外检测项目涵盖了建筑周边土壤氡浓度,电磁辐射,室外空气质量,光污染等。1)周边土壤氡浓度。在工程地质勘察布点时以10m为间距进行网格布点,各网格点为测试点。土壤氡浓度测试方法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控制规范进行。2)建筑周边电磁辐射。建筑电磁辐射现场测试方式按照国家《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的GB8702规定开展。在建筑周边四方位各布置检测点,每个点连续检测5次,每次检测时间控制在15s左右,并选择稳定状态最大数据值。3)室外空气质量。建筑周围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需要按照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内容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物颗粒的检测。建筑内厨房油烟排放浓度测试与锅炉烟气现场测试则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厨房油烟排放浓度需要在油烟机排风口处选择位置进行取样检测;4)光污染。光污染检测需要对建筑夜景照明的光污染进行现场检测。测量居室外窗表面的垂直照度。需要在居室外窗洞面上选择6~9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夜景照明设施光污染的测量值。5)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检测,冷热源机组实际能效比、冷源系统能效比、水泵效率、水系统供回水温差、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输送能效比、定风量系统平衡率、锅炉热效率、热交换器单台换热量、冷却水总流量;6)室内环境质量,该分项包括以下内容: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与视野;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质量。所涉及的检测技术包括。①声环境:室内背景噪声、构件及相邻房间空气声隔声性能、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②光环境:室内采光系数;③热湿环境:室内温湿度、风速、屋顶及墙内表面温度;④空气质量:室内新风量、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无动力自然通风效果、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控制装置检测。

3 结语

绿色建筑检测工作对于提升绿色建筑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对绿色建筑进行有效的检测,才能够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建造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与可持续发展功能建筑,保障建筑工程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