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研究

2020-11-26赵国军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农田水利节水

赵国军

(高台县友联水管所,甘肃 张掖 734300)

在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下,节水技术也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发展农业,首先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设备设施的完备性,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农业增产,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农业水利工程尚未开展完全的地方,积极改进,加快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以便于扩大农业灌溉的面积,进而提升农业经济的收益。

1 农业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况及现实意义

1.1 农业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况

面对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水资源理念的需求,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如何合理运用节水措施,提升产量和灌溉效率,这是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方式很多,但大多采用最基本的地表灌溉方式来完成。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人力,但也导致灌溉不均匀情况的存在,而且作物种植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使作物均衡发展。

1.2 农业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对现阶段的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来说,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当中对节水措施的有效应用,是当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升,促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当中,节水的目的是在当前同等的灌溉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用水量,利用各类喷灌、低压管道、滴灌等不同的措施,以最低的用水量来满足灌溉需求,最大限度扩大灌溉面积。通过采取合理的节水举措,这样能够让用水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同时减少灌溉生产的整体成本,实现农民的增收,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下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农业灌溉是西北地区用水需求的“大户”,其在整体总用水量中的占比较高。部分地区的灌溉方式相对落后,农田水利工程年代久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整体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情况。应用节水措施,其可以有效的对当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节水措施的应用,可以结合不同作物的用水需求来对于灌溉的计划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转变。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规划不合理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情况,统筹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从目前的农田水利的规划和设计的状况可以看出,许多工作人员在设计时不看重工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只是一味依靠资料,以至于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产生许多不科学的现况。还有些人在设计节水灌溉时,只是依赖自身的工作经验,在某些方面考虑的角度不全,导致灌溉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

2.2 节水灌溉技术设备的运用不够合理

部分地区在技术设备的应用上,没有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进而影响了节水效果,“因地制宜”理念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从支持管理的角度来说,在具体节水措施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方面的投入有限,从而导致了很多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受到了制约,节水措施应用水平止步不前。部分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节水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2.3 对节水灌溉的认知不准确

在使用节水灌溉的技术之后,农作物的生产量大大提升。并且一套完整的节水灌溉系统能大幅度地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但是很多地方仍然在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度很低,广大农业地区不能获取到最大的收益。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广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对它进行宣传,让农民接受节水灌溉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3.1 转变节水灌溉工作观念

在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普遍缺乏,在灌溉过程中,转变灌溉观念非常重要。这要求深化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西北地区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应该从思想意识的层面上,重视节水措施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西北地区的节水管理现代化和高效率在农田水资源监测,信息收集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在农业发展中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目前,在西北地区节水灌溉的工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缺乏水资源就是其中之一,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就显得比较重要和迫切。这对设计的相关人员提出了不少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水利工程开展前夕,要仔细调查本地的水资源,做出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从整体上分配水资源,细化到各项工程中,确保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另外,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减少对当地生态的破坏,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本,在农业发展中合理分配水资源,科学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以便于本地的农业产值能得到提升。

3.3 站在宏观角度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节水方法不能完全改善水资源短缺,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宏观角度考虑农业节水。对于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虽然农业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仍是杯水车薪。如果要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潜水层,其补给包括降雨供应,渠道和排水渠道泄漏供应,该区域外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该区域内外的其它补给。

3.4 优化节水灌溉的示例项目

在农田水利的建设工程中,既要使用节水灌溉技术,还要效掌控建设工程的各方,对各项指标的变化都要把握到位。整个过程都要严格处理,以便于在水利工程建设时,生态环境不会遭到大的破坏。在确定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示例项目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地方:首先,应该选择严重缺乏水源的、地势灌溉困难的地方。其次,应该选择经济作物种植得比较广泛的地方。最后,应该选择治安情况比较好的地方,因为这样设施的利用程度会比较高。当然制定这些条件也是为了让节水灌溉技术使用的实际效果更大。

3.5 确保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性

为了加快跟随时代潮流的脚步,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也在不断接纳更发达的科技的融入。过去的灌溉方式已经逐渐被如今的生产方式所淘汰,对今后农业的发展而言,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水平是相当关键的。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大致有以下几种:1)通过生物技术的调控进行灌溉;2)在节水灌溉中使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3)使用智能技术。这三种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能使节水灌溉的作用更为明显的方式。

3.6 使农民具有节水灌溉的意识

农民受到过去灌溉思维的限制,习惯用漫灌的方法去灌溉土地。这种灌溉方式不利于农业发展,会使得本来水资源就不多的地方水源缺乏的现象更加严重,另外也会浪费电力资源,造成农田的农药化肥大量流失,水环境会大受其害。节水灌溉可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其滴灌、喷灌等各种灌溉方式组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灌溉体系,能最大化地利用各种资源。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力度,到农民中间去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节水灌溉技术,从而将其用到农业生产中。

3.7 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结合西北地区不同的种植结构,做好节水措施方面的调整,让灌溉用水量的控制更加精准。例如,对于玉米高耗水作物比例较高的地区来说,其水资源的使用量较高,在进行具体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的进行控制。如果当地水资源相对紧缺,那么就应该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对于高耗水的作物种植面积进行适当的减少,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

4 结语

总的来讲,中国的水利工程一直在发展,可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灌溉设施不够完善,操作不够规范等。目前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型运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的收益。基于这种情况,更应该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在全国的普及程度,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