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技术在高速公路MTC 车道中的应用与创新
2020-11-26王军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王军 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引言
当前,在我国很多区域的高速公路收费口都开通了专门的移动支付通道,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同时对促进移动支付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MTC 车道中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MTC 车道移动支付技术的总体设计情况
(一)移动支付系统的框架构成
目前,我国在MTC 车道中开通的移动支付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构成:1.移动支付交易系统;2.移动支付对账系统;3.高速公路收费系统;4.移动支付受理终端;5.移动支付清分结算审核系统。在对MTC 车道上的车辆进行收费的过程中,移动支付系统段开通了如微信、闪付、支付宝、银联等第三方支付通道,车辆驾驶员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过路费支付。
(1)移动支付交易系统
移动支付交易系统主要用于在支付过程中一些业务功能的操作,用于与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交易和实时流水数据存储。需现有MTC收费运营系统上新开发一套完整的系统:新增订单退款、交易流水查询、对账数据统计三大功能。满足对移动支付业务的需求,采集、生成、管理车道实时流水、银行聚合支付平台实时流水。
(2)移动支付对账系统
负责采集、管理实时的车道移动支付数据、移动支付交易系统交易流水数据和银行聚合支付平台的交易流水数据。通过银行聚合支付平台结算日内将确认无误的全额资金转到移动支付专用账户。便于结算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对实时上传的逐条数据校验。
(3)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按照《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一册 停车移动支付》收费车道新增非现金移动支付专用流程;通过收费车道原始流水增加移动支付交易类型,并记录移动支付相关交易结果信息上传至移动支付交易系统和移动支付对账系统。
(4)移动支付受理终端
基于现有收费车道系统,增加扫码识别系统设备。轻松读取各种屏幕亮度的移动设备一维码、二维码,适用于高速公路移动支付场景。同时支持高低位读码,便于货车移动支付。
(5)移动支付清分结算审核系统
基于现有收费清分结算系统,设置数据校验系统,完成校验后进行清分结算,完成移动支付独立进行清分结算。同时完善对移动支付通行费合理、合法、有效性等进行监管和稽查。
(二)MTC 车道移动支付交易环节
随着第三方支付技术的成熟,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的环节也趋于简单化和多元化发展。当车辆进入MTC 车道收费口时,收费系统会自动识别车辆的类型,如区分车辆为客车或者客车、重量以及车辆的车牌号。然后收费员会询问驾驶员的意愿,看驾驶员是否选择使用移动支付通道来支付通行费用,如驾驶员选择使用移动支付渠道进行费用支付,则驾驶员需要扫描收费站员工出示的二维码,或者收费员用扫码器扫描驾驶员的移动支付信息。当扣费成功之后,支付系统会自动向车道系统传输数据,并将消费信息传送到驾驶员的手机上,然后抬杆放行。
(三)移动支付网络拓扑技术
虽然我国很多条高速公路主要干道都应用移动支付技术手段来进行收费,但是高速公路车道系统和移动支付系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渠道,如果需要将二者进行连接,则需要利用网络拓扑技术来打通二者之间的壁垒。在拓扑技术的作用下,不会对原有的高速公路车道系统产生影响,只需要在移动支付系统端和收费系统端增加均衡器即可,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道系统和移动支付系统的融合,同时也不会对系统的独立性产生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借助拓扑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弱化交易风险。
(四)移动支付资金结算环节
目前高速公路移动支付收费系统的资金结算环节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首先,MTC 车道上的经过车辆在驾驶至收费站时,只要司机进入移动支付渠道,在车道系统中会生成每一辆车的交易流水,一般以24 小时为界限,24 小时内 ,车道系统会将当天的交易留守自动上传到收费站中心和公路段财务中心,而公路段财务中心的移动交易系统和省内的联网收费中心连接,省内联网中心会将系统内的支付流水和原始交易流水自动进行核对,如核对正确,系统则会按照收费标准对收费资金进行分段结算,然后由银行进行统一划账。
二、在高速公路MTC 车道采用移动支付技术的优点
(一)可以大幅缓解MTC 车道的交通运行压力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对经济、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ETC 用户人数虽然已经突破5500 万,但是由于ETC 通道的处理流程较为复杂,导致很多ETC 通道的闲置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车道内,交易结算时间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交易时长在6 秒左右。但是在使用了移动支付交易之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各个车道的交易时间减少至3 秒,有的车道交易时间仅仅为2.14 秒,和传统的收费模式对比,在移动支付技术的广泛推动下,高速公路MTC 车道的交易时间至少缩短了4 秒,使得车辆可以快速通行,从而大幅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交通通行率,缓解了交通运行压力。同时,也为客货车驾驶员提供了便利。
(二)可实现资金的一体化归集
总的来说,应用传统手段进行高速公路通行费用结算的过程中,其费用拆分和结算多由不同的银行进行。由不同的银行进行费用拆分和结算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高速公路收费资金的安全性。一般高速公路收费资金的归集账户由国有银行以及政府统一要求的银行建立,而其他分账户则可以由收费中心自行指定。虽然这样的资金结算模式可以确保资金安全,但是由于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交易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资金结算时效也存在一定区别,为后期的总费用结算带来了不便。在应用移动支付技术后,可以由一家银行建立资金归集账户,并同时与微信、银联、支付宝、闪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对接,在这样的模式下,一方面可以保障不同公路段收费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前文中提及的资金结算时间差异等问题。
(三)免去驾零钱兑换困难,有效弱化伪钞风险
在传统的高速公路收费过程中,零钱的管理以及如何有效规避伪钞风险一直是公路段收费中心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没有普及移动支付前,高速公路收费中心每个月收到的伪钞数量较大,无形中增加了业主的经济损失。此外,一些高速公路收费中心零钱极为匮乏,很多高速公路收费中心多采用银行兑换和公交公司兑换零钱的方式来获得零钱,鉴于此,在移动支付技术下,高速公路收费中心可以通过扫码收费,从而减少了零钱兑换次数,同时,在移动支付技术下,也不用担心会收到伪钞或者残币,大幅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效率。
三、总结和展望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移动支付普及率仅仅为67%,但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用以及月度消费额却超过9000 万,结合该数据可知,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移动支付普及率和消费额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高速公路收费段中,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收费模式。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行率,有必要在全国的各大高速公路中普及移动支付技术,对比传统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技术不仅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大幅减缓高速公路的通行压力,提高通行速度。在目前多元化的支付手段下, 可以将移动支付技术作为一项高速公路收费技术的发展方向,相信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对促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