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输油站场工艺设备安全要求

2020-11-26李东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输油站场机械设备

王 锐 ,李东全 ,韩 鹏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长春输油气分公司,长春 130000;2.中石油吉林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000)

0 前言

输油站场是石油输配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输送石油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石油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产生较大的社会危害。因此,石油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对输油站场重要性的认知,采用有效的措施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强化石油单位的安全管控能力,维护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

1 石油输油站场运行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利用管道输送石油时,有许许多多外界的影响因素都会导致管道发生化学反应,如容易造成管道腐蚀等。同时,输油管道在运送石油时也容易发生各种人为和机械意外,例如工作人员的操作不标准、机械设备的故障无法排除等,这些都增加了石油管道的运行难度,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由于石油运输中的关键设备数量较多,在运输工作中常常需要在高强度、高频率、高压力的环境下开展相关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石油泄漏、阀门泄漏、法兰泄漏等情况。一旦没有第一时间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降低石油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重时会造成恶性爆炸事故。另外,膨胀压缩类的机械也是石油运输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之一,这些设备拥有较多的零件和烦琐的结构,并且在工作时需要在高压力环境下进行作业,因此发生故障的频率较高,在石油输油站的安全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整个输油站场运行的关键[1]。

另一方面,在输油站场运行的整个阶段,放空系统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系统。一旦放空系统在运行时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输油系统和处理系统造成影响,降低其运行时的稳定程度,导致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另外,输油站场管理中的防干扰设备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如防静电设备的加装、防雷击设备的加装等等,这也充分说明了需要重点关注输油站场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

2 石油输油站场设备管理办法

众所周知,输油站场的设备管理质量与石油运输效率息息相关,因此,输油站场的石油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落实设备安全管理。下面从四个方面:日常管理、信息档案跟踪管理、维修养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对设备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强化整体的管理效果。

2.1 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

石油输油站场应用的大部分设备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是整个输油系统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输油站场管理单位必须要重视机械设备日常的管理工作及维护工作。一方面,管理单位要制订关键部位的检查维护计划,如管道线路、计量设备、分离设备等等,对阀门和机械设备进行每日例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和零件都能够满足输油系统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提升日常管理及维护的效率及合理性,管理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站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其贴合度较强的管理制度,为后期统计管理提供可信度较强的依据。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按照站场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管理制度,使管理企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输油站场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2 实行档案信息跟踪管理

通过上文的陈述及输油站场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输油系统在工作时需要应用的设备种类较多,且不同设备的制造原理、使用要求、管理方式及维护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管理企业需要实行档案信息跟踪管理,对每个机械设备量身定制管理制度。管理企业要委派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对每个设备的基础信息及使用须知做详细记录,如设备制造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维修养护注意事项等等,建立机械设备专用的信息跟踪管理档案,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定期维护策略,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维护策略的相关内容,做好设备的跟踪记录,使机械设备时常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2]。

2.3 落实设备维修与养护管理

石油企业在对输油站场的设备进行管理时,为了弱化机械设备长时间运行产生运行故障的影响,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输油站场的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管理,基于设备信息档案,做好技术改造工作,创新传统设备的维修养护手段,最大程度地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行寿命,保障机械设备的工作质量。因此,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计划进行完善,以便保障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耐用性。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机械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技术改造才能优化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力争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产生最大的生产力,使输油站场的设备能够始终处于效率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的运行状态。

2.4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输油站场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现场管理手段,将机械设备的使用标识和保养标识明确地标识出来,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便利性,还需要根据站场实际现状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奖惩机制落实到考核中,以此规范管理人员对设备安全管理的态度,保证每个设备管理人员都有一致的工作标准,为站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3 石油输油站场安全管理办法

输油站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管控、日常管控和设备管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人员管控和设备管控是输油站场开展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日常管控是把握安全管理的关键。要提升石油输油站场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提升管理人员对上述三个方面管控内容的重视度和敏感度。

3.1 人员管理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输油站场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输油站场工作的安全系数,就必须对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实际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强化安全教育、责任制、风险防范在工作人员头脑中的地位,使工作人员时时刻刻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开展实际作业。一方面,石油企业可以以周、月、季为节点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以真实案例为线索制作动漫视频,让工作人员观看并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让工作人员在讨论中认识到安全管理与输油站场发展间的重要关系,使其认识到个人行为决定了个人发展,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工作人员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输油站场的工作标准,石油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较强的安全生产制度,强化责任制的地位,安排专业人士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的内容,以便保障输油站场工作开展的顺利性[3]。

3.2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的本质,日常管理的开展既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反馈,以最快的时间解决问题;也可以将安全事故发生的萌芽扼杀在 “摇篮中”,防止其无休止扩大。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点检和巡检结合的管理方式,使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可控制状态。对于机械设备来讲,管理人员就是其操作监护人,可以按照每周两次的频率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点检活动,将实际数据与常规数据进行比对,若数据间的差异较大,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处理,这也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点检比较,巡检的频率较高,更容易发现机械设备出现问题,通常以每个小时为单位开展巡检。为了防止巡检工作流于形式,石油企业可以制定巡检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一旦发现管理人员思想散漫、工作不认真,要进行全公司通报,并对其进行处罚,使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另外,管理人员需要尽可能以计划内保养来代替故障维修养护,做好机械设备的润滑工作,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换油或添油处理,降低由于缺油、油品质量较差、润滑效果较差等原因致使的机械设备停运及死机,以“十字作业法”和“五定管理守则”作为参照开展计划性保养,使机械设备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身在输油系统中的作用。

3.3 设备管理

上文已经简单分析了机械设备的管理,想要深化落实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日常检查为主,对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查,提高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基础信息的了解程度,按照计划开展维修养护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机械老化或损坏的情况出现。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早晚按时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维修养护情况进行记录,若设备出现故障前兆,应及时对其进行整修,防止出现“带病”工作的情况[4]。

4 结论

综上所述,石油单位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各种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石油输油设备进行合理的改造,全面做好石油输油站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从而促使石油输油站场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猜你喜欢

输油站场机械设备
基于第三方施工的长输油气管道保护方案研究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波流联合作用下海上输油漂浮软管动力响应分析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特殊站场引导信号电路设计
驼峰站场综合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