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美育人”的高校美育工作模式探赜
2020-11-26吴慧凤
吴慧凤,王 舵
(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美育是一种运用美的原理,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让学生进行审美认知和审美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方式。1999 年,国家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美育作为国家的总体教育方针。但美育发展却一直存在不足。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高校的美育存在着与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与育人体系、与学生期盼三个不相适应的问题,“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多品’”,这对高校美育工作做出了新时期的总体政策性指导。
目前,高校美育状况不尽如人意,尤其以财经类为主的高校更是如此。有学者调研各类高校美育状况,发现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是各专业类高校的通病,财经类院校尤其如此。因为财经专业更多接触的是‘形而下’的经济基础,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功利性,大量设置专业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较少。这容易造成学生功利心重,价值取向偏离,过分注重经济利益,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一个有特色的财经类院校样本,在美育工作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建立了较有成效的“一校多品”美育工作模式。本文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美育实践成果,对高校美育工作的基本理念、资源依托、有效策略与实施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美育工作现状及问题溯源
1.美育实践难以落实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美育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使命,是完善当前高校育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这一认识随着教育部文件的出台,越来越被各高校广泛接受。但囿于长时间以来的错误认识,该如何进行美育实践,各高校莫衷一是。
有些人对美育与艺术教育的理解比较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育工作成效。普遍流行的错误认识是艺术教育就是美育,又或者觉得美育就是课程教育,开设一门课程则万事大吉。美育其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而言,美育指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等活动的审美能力;广义而言,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辨识能力。前者是课程或活动可以解决的,而后者则需要综合艺术环境的熏陶。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训练核心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但很多高职院校却因此陷入较为明显的工具化和机械化境地,将学生训练成能适应工作岗位,但不具备创新思维的机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缺少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会使工作在某种程度造成人的异化。马克思曾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论述了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扬弃人的异化,恢复人的自由本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想克服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局限,实施美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当然,美育是与时俱进的,在新的时代具备新的特色。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这一变化的产生,人们也应该进行美学欣赏的改变。如针对时间越来越宽裕的“慢生活,静态美学”等美学教育模式,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和厘定。
2.美育师资薄弱、专业性不强
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长期以来,美育这门学科一直未真正、全面地独立存在,其理论研究往往依托于美学原理大类,并且经常被排在美学体系的末尾,专门从事美育研究的人相对较少。
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师地位较为尴尬。一方面,从事美育的教师通常都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在绘画、舞蹈、音乐等领域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但另一方面,专业的艺术素养并没有转化为专业的美育能力。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美育工作比较复杂。在美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毫无绘画、音乐基础的非专业人士,教师所掌握的艺术理论在教学中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另外,将艺术素养转化为美学素养,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看似与艺术素养相关,实则二者并不相同。因此,如何打通艺术素养与美学素养之间的壁垒,是美育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普通高职院校,从事美育工作研究与实践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团委、艺术教研室、艺术公共课兼职教师队伍中。从机制上看,他们并不是学校资源优先倾斜的对象,往往难以在工作中得到认定。这最终导致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美育在高校实践过程中方向偏失,持久性不足。
3.美育实践活动缺乏创新
大学生美育实践活动,作为高校“以美育人”工作最直接、最活跃的载体,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情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在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实践模式单一、活动内容相似的现象,缺乏创新,且不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和理解接受程度,难以发挥“美”的育人功能。
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美育工作模式三重结构
1.顶层结构——合理布局,规划“美育”体系
合理布局,规划体系,是美育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打通课堂教学场所和实践教学场所,创新育人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将艺术课程融入讲堂,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学院以“讲究适度,尊重规律,因材施教”为宗旨开发和建设美育课程,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学院将艺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设“高职学生艺术素养”“美学与艺术鉴赏”等必修课程,采用艺术素养模块课和美育实践选项课两种授课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院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需求,开设“书法艺术与人文修养”“音乐与文化赏析”等必修美育课程,真正实现了美育教学全覆盖。此外,学院还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文化精华,面向全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通过艺术大讲堂、“艺术工坊”实践等,实现“美育”的普适教育。
2.外部结构——落实内容,营造“美育”整体环境
(1)创新形式,打造“美育”品牌。创新形式,打造品牌,是美育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多年探索,打造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美育品牌,开展了鲜活丰富的审美教育活动。2011 年3 月8 日,学院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创设首家女生美育二级学院——“淑女学院”,以“建素质教育平台,育魅力职业女性,书多彩完美人生”为培养目标,倡导内外兼修,以“美德·美心·美智·美仪·美艺”为育人目标,通过“内修”“外塑”“才技”三大教学模块,配合“春意、夏趣、秋思、冬悟”四季课程,将美育贯穿教学,使全校女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正确把握自身角色,做到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着力培养科学知识求真、道德修养扬善、艺术才情唯美的现代职业女性。2018 年,该品牌荣获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另外,人文艺术学院“拜师礼”活动已连续举办7 届,是弘扬文明礼仪、培养感恩意识的美育平台。其通过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拜师礼仪,传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明理求学的优良传统,使学生将尊师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美育工作的全教育环境营造。落实内容,营造环境,是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学生“千日成长”工程中,学院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美育嵌入其中,通过组织发动、体制构建、教师积极参与来推动学生的千日成长,让美育贯穿学生进校后的每一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一年级时,利用“明理学院”这一平台,以培养“金院学子”为阶段目标,突出学生对“真、善、美”的基础认识,面向学生开展明理教育,让学生在鲜活的文艺作品中感悟德理、事理、学理、情理、法理,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二年级时,结合所在二级学院的专业教育平台,以培养“系部学友”为阶段目标,注重美育的职业性和开放性,通过美育必修课锻炼学生的技能,帮学生找到人生亮点和未来方向;三年级时,结合“银领学院”这一平台,以培养“行业学徒”为阶段目标,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和职场能力的培养,通过职场礼仪、化妆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3.内部结构——打造平台,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1)丰富载体,充实美育活动。丰富载体,充实活动,是美育工作开展的持久动力。为了让“美的形式”“美的内容”浸润整个校园,学院依托学生社团,以文体竞赛、艺术展演、特色文化讲堂、手工艺体验作坊、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不同形式,丰富美育载体,促进审美教育健康发展。2019 年,学院共举办大大小小美育活动(包括书法、舞蹈、茶艺、钢琴、民乐、合唱等)百余次,参与学生高达5 万人次。活动邀请专业艺术教师指导,以艺术沙龙为载体,为师生构筑开放性、互动性的艺术交流平台,从而体现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服务性和引导性”。学生社团是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学院艺术类社团共26 个,包括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书画社、戏曲社、国学诵读协会等,每个社团均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至少一名。团委、学生会、各二级学院还举办各种格调高雅的艺术活动,积极营造美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美育工作多角度、全方位的普及带动功能。比如,举办迎新晚会、社团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书画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型文艺活动竞赛,还定期引进浙江京昆剧团、话剧团、歌舞团进校园,让学生欣赏高雅艺术。
(2)拓展平台,夯牢美育实践。拓展平台,夯牢实践,是美育工作开展的深化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学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社会实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不仅包含美育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创造充满美感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置身于审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完成美育素质的内化。多年来,学院积极拓展美育实践平台,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申报、立项、考核,培育和打造了一批艺术精品项目,并将其推广出校门。学院每年都会组织精品项目和演出,开展“文艺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甚至走出国门,开展与海外高校的艺术交流活动。2017 年,紫罗兰声乐协会“文艺下乡”至桐乡。2018 年开始,学生艺术团每年暑期到舟山,深入社区、养老院、军营,开展艺术展演活动。另外,依托学校的捷克国别研究中心,学生艺术团于2018 年开始每年都到访捷克,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既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又以实践方式让“真、善、美”镌刻在每一位参与学生的心灵。学院始终坚持将德智体美劳教育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美育在培养大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大学生言行举止、塑造大学生美好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在千日成长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美于言”“美于形”“美于行”“美于心”,不仅成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优秀的合格大学生,更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趣味高雅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育工作在青年学子成长、成才道路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也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尽管现阶段,高校美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改善、解决,但我们应该坚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颁布,加之政府的正确指导和高校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美育工作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也必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