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①

2020-11-26蒲雅萍彭飞

现代英语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倡议外语

蒲雅萍 彭飞

一、引言

“一带一路”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组成,其顺利实施不仅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还使得包括儒家“仁”文化在内的国际文化交流迈入了新的融合阶段。如何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需要培育一批优秀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所提出的外语人才新要求

(一)外语人才的复合型能力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外语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较为完善的外语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互联网应用等多元化的综合能力,从而应对对外贸易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外语人才的复合型能力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能够灵活引用外语专业知识之外,还懂得以当地文化为基础辅助经济交流活动的开展,加深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的深度以及广度。

(二)外语人才的国际化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的过程中其所产生的辐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也使得大量的企业加入“一带一路”中来。为了能够让企业以“一带一路”为桥梁,让自身的经营管理业务能够与世界进行接轨,从而实现走出去的目标,外语人才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国际化能力,详细地了解“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机制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则,带领企业共同加入“一带一路”发展进程的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外语人才的创新型能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是企业,外语人才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时代,如果外语人才只注重传统形式的业务发展,那么将无法帮助企业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阻碍企业加入“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的热情。通过提升外语人才的创新型能力,有效地增强外语人才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外语人才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中创新各个环节业务的发展建设,可以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外语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单一化的外语教学内容以及形式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然而,从外语人才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角度来看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日常的外语教学工作时仍然采取以单词以及语法为重点的传统式英语教学方式。虽然以单词以及语法为重点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熟悉单词的发音,从而培育学生系统化的外语语感,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外语思维体系,但从“一带一路”背景来看,这种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和死板。单一化的外语教学内容以及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填鸭式的灌输帮助学生掌握较为完善的外语知识,从而达到短时间提高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目的,但是从外语人才培育的角度来审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由于教师忽略了语言学习的自身规律,使得学生不懂得如何将所习得的外语知识融入日常的生活实践交流中,更不用说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了。外语人才的培育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完善的外语理论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开口”,让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外语的核心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做到既依附于书本知识,又能够脱离本知识的限制。

(二)模糊化的外语教学目标

笔者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普遍存在外语教学目标模糊化的问题,学校在制定外语人才的培养方案时,不仅没有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制定目标,使得培育出来的外语人才“本土化”特质十分的明显,缺乏了“国际化”元素的融入,限制了外语人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没有体现“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导致所培育出来的外语人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限制了外语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成长。由于现有的外语教学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外语“读”“写”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在“听”以及“说”方面能力的培育缺乏具体的明确方案,以至于学生在面对外语短片时呈现出一脸茫然的状态,但是却能够熟练地默写相关的外语短句,甚至是撰写一篇语法通畅的外语小短文,这种手口不一的现象使得学生外语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短板问题,“木桶效应”限制学生自身的外语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充分的培育。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外语人才的综合核心素养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他们不需要只会纸上谈兵的外语人才,而是需要一批优秀的能够独立地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外语人才。如果学生外语的“听”“说”“读”以及“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难以得到同步进行,那么将会导致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被削弱,从而降低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三)教学外语复合型师资人才短缺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具有较为丰富的师资力量队伍,并且青年骨干教师居多,为培育外语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力量基础。然而,由于我国目前高校教师招聘模式的固有限制,大部分的青年教师往往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一毕业就直接招聘进校。虽然所招聘的教师无论是在外语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在“听”“说”“读”以及“写”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是一毕业就直接招聘进校使得这部分的教师缺乏丰富的外语实践应用经验,使得教师自身的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得外语人才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严重的社会经验以及实践经验,以至于他们在日常的外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不知道应当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来培育外语人才,往往是照搬原有的教学体现,采取依附于书本的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这种与“一带一路”背景割裂的教学模式导致所培育的外语人才难以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的教师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缺乏充裕的时间去进修,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核心素养,再加上学校并未为教师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限制了教师实践文化交流经验的积累,使得教师不知道当前国家、社会乃至企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社会的了解程度不够问题的限制,难以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与国际接轨的外语人才。

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外语人才培育工作的构建路径

(一)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创新外语人才培育模式

首先,高校应当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创新外语人才培育模式,改变现有的“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模式,增强外语人才的复合型能力。为此,在日常的外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扩大通识化教育的实施范围,立足于外语教学工作,有意识地渗透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程,并根据“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的进程融入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让学生能够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全球化的观念。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外语人才的使命感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为了能够培育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让学生能够无缝隙地融入跨文化交流当中,从而培育学生的外语核心素养。学校应当结合外语教学工作的要求适当地增加外教的数量,所选择的外教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外语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吸收并懂得应用这些外语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当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实践经验,全面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与熟悉各个国家的文化与传统,详细了解国际的贸易规则等多方面内容,引导学生能够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实践的新环境。

最后,高校应当强化学生的实践沟通能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为了能够让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高校应当主动与其他国家的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交流沟通平台,加快外语教学内容与国际化的融合进程,从而转变现有的外语教学模式,创新外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实力,有意识地营造外语教学氛围,例如,以英文化的形式开展教学等,提升学校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激发学生对于外语学习的热情。

(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完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高校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已然无法满足新环境的要求,为了能够跟上“一带一路”发展的步伐,从而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高校应当积极完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为“一带一路”的发展输出一批优秀的复合型外语语言人才。一方面,高校外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外语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外语理论知识,还需要对经济贸易以及文化差异等多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完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时,高校需要主动与参与到“一带一路”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所培育的外语人才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等,从而重新梳理外语教学过程中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外语教学目标,从而培育出既掌握职业技能,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保证所培育出来的外语人才“不过时”。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有意识地将其他的专业知识融入外语教学工作中,从而提升外语教学的工作效果。例如,高校应当创新外语教学课程,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课的教学比重,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外语应用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提前走入企业的实践工作中,亲身地感受到自身所学的外语知识与企业所要求的外语人才之间的差距,有意识地补齐自身的短板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三)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为了能够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从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首先,高校应当正视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机会,合理地分配教师自身的教学任务,让教师能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让教师能够专心地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素养。与此同时,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再教育的平台,鼓励教师能够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企业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的方式亲身地感受到日常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实践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创新外语教学形式,培育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其次,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外籍老师,鼓励教师主动与外籍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学术等其他方面的交流完善教师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让教师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学习的同时,提升外语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以及水平,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效地借助于第二外语与人进行沟通并能解决问题,从而满足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需要。最后,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综合教学素养,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总结,借助于教学工作总结的形式总结在教学当中的经验教训,创新外语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了解外语在各个领域的需求,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与学生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充分的释放自身的外语潜能,帮助学生扩大其境外就业的机会。

五、结语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外语人才缺乏的弊端逐渐显现,改变现有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要改变现状,我国高校应该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完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外语人才的复合型能力,以此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要求。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倡议外语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