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小学在线教学效益的基本策略

2020-11-25龙祖胜胡高敏高菲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维教师教学

龙祖胜 胡高敏 高菲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成为新的趋势与需要,但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和学习方式都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这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的线上教学主要面临以下困难与问题:

一是大部分教师没有线上教学经验,教师如何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如何进行线上教学设计、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兴趣、如何监控教学质量、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益等线上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二是由于缺乏教师面对面的监督与实时指导,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缺乏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其居家线上学习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是区域、学校的优质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网络平台的卡顿、掉线,运行不够畅通,技术上缺乏支持等影响了线上教学的开展。

四是如何减轻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的负担,如何合理设置每天的课时量、单节课时长、作业量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此,在借鉴线上教学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要合理定位线上教学,牢牢把握育人本质

要想提升线上教学的效益,首先应该理解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异同,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内涵与本质。综合来看,常规的课堂教学多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室环境中进行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均为全方位、立体化接触状态,各方交流、碰撞、互动与分享比较方便。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频繁地与学生互动,并通过直接的观察、眼神的交流、学生即时学习状态的把握、话语的问答和气氛的感受,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节奏乃至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容易有被密切关注、关照的感觉,其注意力相对容易集中。

而线上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实现多维互动,如需要双向互动,多需要不断切换界面,且多为一对一的互动;教师往往看不到学生的表现与反应,互动交流比较困难(即使采用腾讯会议、微信会议等,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多向互动,但效果仍旧不如线下教学)。此外,居家在线学习时,学生分布在差异极大的家庭环境中,难以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加之缺乏被教师关注和关照的感觉,也难以感受共同学习的气氛,极易产生学习倦怠与内心孤独。学生由以往班级授课制中的集体学习、团队学习转换为个体居家学习,这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自主性与自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这种以单个学生为主体的线上学习与常規的课堂学习相比,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由常态课堂中同伴分享、集体共同学习、教师相机点拨为主的学习变换为居家线上个体独立学习为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我归纳总结能力,进而有利于自我深度学习。

其次,在居家线上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监督下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没有外部力量监督与约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对学习的责任和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在线教学便于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性,可以实现学习的异步性与差异化,而且师生的学习过程留下了很多数据与证据,便于随时回看和查找,可以基于数据来诊断和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

但是,如果学生缺乏自我监督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加之互联网场景下碎片化知识容易使青少年学生失去深度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高度警惕因缺乏深度的真实学习而导致的浅表化乃至低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线上教学中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要高度注重家校合作,合理引导并发挥好家长对学生学习管理的作用,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线上教学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与本原”“到底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知识随时随处可得的信息化环境下到底应该精选什么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到底要发挥哪些作用”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线上学习品质与学习效果”等关键问题。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教育更应凸显育人本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大背景下,线上教学不能仅以掌握知识为核心目标,相反,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更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强调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注重学生情感的丰富与意志品质的锤炼。线上教学必须聚焦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是哪门课程的线上教学,都应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而不能仅仅以掌握知识为核心。

疫情面前,我们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这样宝贵的教育契机,凸显价值引领与品格塑造,适度超越学科教学,精心开发课程内容,“五育并举”,努力形成“崇德、慧智、健体、尚美、悦劳”的在线课程完整学习体系。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置上,要将学科取向与活动取向、知识取向与素养取向、综合取向与分析取向进行有机整合,应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德、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人与自然、关注责任担当,这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全人教育的内涵理念。

反观当前的线上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学依然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线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把原来的传统课堂原封不动地搬到线上,甚至更为严重地窄化为学科知识教学。诚如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所说:“学校和教师一直纠结于学科知识的容量(内容的多和少)、难度(内容的深和浅),教师们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和训练点烂熟于心,而对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却知之甚少,对学生通过本门学科的学习要形成哪些核心素养以及怎样形成这些素养也不甚了解。”因此,如何冲破学科教学,将学科教学提升到真正的学科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所教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准确把握学科本质,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过去“为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真正转型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要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持续激发与维持学生的深度学习

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面临海量的信息和资源,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精选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而知识的纷杂与碎片化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如此的生活环境里,如何在复杂信息中进行价值判断,如何应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知识价值退位于人的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这就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教育的基本需求。这也要求教师在精选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含金量,体现趣味性、挑战性和情境性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引导其深度思考、亲身体验与感悟,让学生感受思维之美并乐在其中,进而引导学生感悟学习魅力,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从而长时间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此,要求教师高度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不能过分关注知识的传递。

基于学生个体居家分散学习的实际,教师应该理解并运用好问题导学法。所谓“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学习设置到与课堂教学高度关联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关键性的主干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它力求通过有效主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关注的重心应从寻找现成的知识答案转变为寻找知识中的“问题”,从知识本位走向问题本位,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讲:一是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问题是教学的精髓,因为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积极发散思维。这种问题,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学生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散思维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二是要强化问题的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探究性、讨论性问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以教学《项脊轩志》一文为例,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性题目。《项脊轩志》原文有一段话:“项脊生日:‘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教师可以提出:“你认为这篇文章入选教材后,教材编者删掉这一段好不好?”“原因何在?”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强烈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思维让学生经历探究、体验、发现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文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能孤立进行,应结合作品在语言训练中进行。如果语文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和认识,那么每教一篇课文便都能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所实践,在思维上有所训练,在思想上有所积淀,而且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日积月累,学生就容易实现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和谐共进。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的重要功能在于组织学习,借助具有思维含金量的优质问题、学习活动或任务,通过适时、精当的方法示范,指导学生开展深度自主学习,之后开展成果分享、同伴互评,不断总结、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成果。

此外,要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学习能力,思考哪些内容适合线上教学,哪些内容不适合线上教学。从学校层面讲,要基于各学科组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各科课程的特点,合理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不宜线上教学的就留给返校后的现场教学。从教师层面讲,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适度调整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要按部就班,不能简单地根据教材将以前线下常态课教学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线上。比如,理科线上教学最好不选那些需要现场演示实验加以证实的学习内容。再比如,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学生居家学习整块时间较多的优势,在教师导读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开展各种经典作品的阅读与交流分享。

最后,要合理确定教学容量和教学进度。基于线上教学不便于师生互动的特点,教师不应该成为“主播”,一定要摒棄自己长时间讲授这种单向灌输式教学,努力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合理规划教学时长、把握好教学节奏、控制好教学容量,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以重点解决一到两个核心概念或者关键问题为宜。同时,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尤其要关注课前的学习任务布置与优质资源提供,特别是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情实际精心设计具有思维含金量的优质问题或学习任务。课中要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以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分享交流;课后要注重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学习表现进行诊断评价与指导改进。

三、要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基于线上教学的特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科教学的特质,教师指导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的教学方式与学校课堂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学科组要深入开展大单元和课时备课,准备好学生居家学习的教学方案,应减少“讲”,多指导“学”。要结合现实存在的真实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思维挑战的学习任务(活动)单和提供优质学习资源,鼓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并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断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型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学习从充满挑战开始到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收尾,学生不只是单纯地收获知识、技能,而且容易触发自己的思维、触及自己的心灵,从而转化为核心素养。

(一)要强化教师的导学与助学

线上教学的本质是导学与助学。导学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助学则帮助学生疏解学习卡点、堵点,破解学习难点,强化学习重点,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和疑点。因此,线上教学时,教师应通过选取典型学习任务,借助学习方法示范,将学科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作为教学重点。可以在课前提供有关学科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的微课资源,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讲解自学和学习方法的要点,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规划与时间管理,以及如何适度求助教师与同伴。

此外,线上教学的核心是“资源+任务+反馈”。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清单(任务清单一般包括学习活动对象、学习活动要求、有效学习方法、呈现检查方式、完成时限要求等,学习任务单的质量,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精选与学习任务清单相关的优质学习资源,通过方法示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思维策略;评估、反馈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质量(可以是教师评估反馈,也可以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研讨交流完成),帮助学生破解难点,理解重点;进行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小结与提升,强化知识问的联系并形成知识结构与思维导图;最后布置学习效果检测任务或弹性作业任务,检测或研判学生学习效果,制定强化和补救措施等。

(二)要尽可能强化与促进课堂互动

调研中发现,线上学习中互动交流是个难题,教师和学生都普遍反映因为缺乏必要的师生、生生互动而影响线上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互动时机,合理设置互动交流方式,多种途径促进师生、生生互动。

首先,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在平台的讨论区中提问,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难题或希望解决的问题,采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为后续开展学生讨论提供基础。其次,教师要杜绝一讲到底,给学生留出时间来提问与反馈、分享与研讨。最后,教师可借助平台互动工具,分享优秀学生作业,让学生或留下自己的疑难问题,或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发挥学生集体教育功能,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学优生在同伴居家学习中的指导和助学作用。

(三)要积极尝试“任务型教学”“活动教学”以及“话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程与教学必须强调学习效果,教是为了学——促进学并服务于学。教学管理不能只看教师教了什么,关键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如果学习没有发生,“教”便毫无意义。在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是把屏幕当成黑板,依然是教师不顾学生学习需要的“满堂灌”,那么线上教学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为此,教师要合理设计具有学习价值的任务或活动清单,或者找到最有思考价值的话题,力求任务或活动清单以及话题具有广度、趣味性、独特性、即时性、紧迫性以及伦理价值,并创建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将学习不断由屏幕转向头脑,关注自主学习策略开发,引导学生由传统被动性、依赖性、虚拟性学习向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学习转变。

(四)要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评价的管理,通过合理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

比如,学校通过校本教研指导教师提供合理的网络作业评价工具,不仅通过这些评价工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而且要用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表现和积极的进步。通过展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成果,使学生养成探究与反思的习惯,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四、要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尽管线上教学的质量相比常态教学更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但教师依然是影响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最大的作用是引发、组织、督促、维持学生的学习,并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为此,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要充分发挥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要通过总结、推介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引导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进行角色定位。由于线上教学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加之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优秀教学案例,所以要及时挖掘并深度剖析优秀线上教学案例背后的原理,总结推广其经验与做法。尤其要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引导教师深刻认识线上教学的特质,并主动进行角色转变,由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自觉转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协同者和促进者,特别是学习方法与策略的示范者、指导者,并能够掌握如何整合信息、运用知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应该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想的促进者,教学的核心要从提供思想走向触发学生多维积极思考,促进思想的交流、分享与完善。此外,教师应强化专业素养提升,将自己转型为线上学习秩序的有效组织者与管理者、学习资源与学习项目(任务、活动)的提炼者与提供者,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与分享者。

(二)要建立和健全教师信息化素养发展机制

在本次线上教学期间,出现问题和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缺乏。应完善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在培训形式上,应将专题培训和渗透式培训相结合,扩大培训覆盖面;设计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水平、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接受到专业、全面的线上教学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应关注信息化素养提升,注重意识层面、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培训和指导,重点关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此同时,应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培训,在线上课程设计与开发、师生互动和课堂监测等方面给予指导。

(三)要指导教师加强线上教学研究

市、区教研部门要加强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缓解教师突然转型的备课与教学压力,保障教学质量。可以基于本市及各区教育教学实际,采用基于市级学科中心组教研、片区教研、项目研修、主题教研等多种形式,聚焦学生居家线上学习这一条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合理设计研修内容。比如,如何设计、组织、选择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线上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问题如何精挑细选与适量布置,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以及自我管理,如何合理安排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以及作业时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如何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与學习方式,如何实现学习过程的互动、及时指导与监督以及学习效果的诊断评估、学习成果的分享,如何使家校沟通与合作育人效果最优,等等。此外,市、区教研部门要及时将科学有效的线上教学教研成果转化为区域教师学习资源库,便于对区域内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各基层学校要通过校本教研提前预判并聚焦线上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五、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管理,保障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开展

猝不及防的疫情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迅速采取准确、有前瞻性的应急举措,及时做好统筹与组织,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充分借助线上教学保障好“停课不停学”。这些对于区域和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治理能力都是一场大的考验。

1.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业团队开发建设适合线上学习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把区域、学校与社区已有资源整合起来,把静态的课程变成动态的课程,并力求优质资源共享。要加大对网络平台资源内容的审核力度,对于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及时进行处理。

2.要整合电教、信息化管理、教研等部门做好资源上传及网络平台的安全平稳运行,要切实提高网络平台的承载能力,采用多种方法和渠道,做好平台操作培训。

3.要制定区域、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各年级学生每天的网上学习时长、单节课时长、作业量控制等作出合理的安排,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过重负担。同时,要强化家校合作,充分调动家长育人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学校、家庭合作共育。

4.各学校要科学调整疫情防控结束后的教学计划。要精准诊断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合理确定教学起点,科学安排教学进度。同时,要加大对学习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责任编辑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思维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