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在生活

2020-11-25潘鲁生

山东画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艺唱戏民间

潘鲁生

我出生在鲁西南,家乡曹县是座老城,位于黄河故道旁,历史可追溯至夏商,皇天后土,文脉汤汤,有醇厚的民风习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我家住在老县城大圩首北街,南街有戏园子,后街是古楼街,街上有不少作坊店铺,每逢集市,扎灯笼、编柳筐、捏面人好不热闹。家乡受鲁文化影响,尊礼重教,民俗活动非常讲究,大家好热闹,爱排场,不讲究吃穿,更多的是精神追求。

比如心里有了念想,精神有了起伏,嗓子就痒,便把唱戏作为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老家是有名的“戏窝子”,老百姓结婚时唱戏,生孩子时唱戏,老人祝寿时唱戏,祭奠先人时唱戏,节日喜庆请民间的戏班唱戏也很普遍,流行的顺口溜说:“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火,饼子贴在门框上”,十分生动形象。

我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有机会听戏都听得入迷,深深地沉醉于家乡的文化。一些戏曲题材的剪纸、刺绣、年画、彩灯也是一个装有民间戏文的筐,样样齐全。

我奶奶虽不识字,但教我背下《三字经》,她那个夹着鞋样的“福本子”,放的是全家的鞋样子,有花花草草的剪花样、戏文人物、吉祥图案,是看不厌的图样全书。

我常想,这样的童年生活是丰厚的,故事鲜活,曲韵悠悠,它们是一种绵长的力量,时时滋养着心灵。民艺是一个丰富的生活世界,长于其中更能体会人之常情,在以后的岁月里也更容易触物生情,人生从此烙下了乡土、乡亲、乡情的底色,永远有一种乡愁记忆。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县城工艺公司当了学徒,做过羽毛画、玻璃画,画过屏风、册页。1979年的谷雨时节,我在菏泽工艺美术培训班有幸跟随俞致贞、康师尧等先生学习传统绘画,也成为从艺求学的一个起点。

此后十余年,我踏上了从艺求学之路,从考取山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到赴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求学深造,我在民艺研究上找到了自己的专业追求。其间,我跟随王朝闻、邓福星等先生做资料员,师从张道一先生学习民艺理论,跟随张仃、孙长林等先生体会艺术的传承出新之道。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行走田野采风调研至今,转眼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在社会发展和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我目睹了传统村落的变迁,也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在乡间、在街巷、在作坊,与年迈的老艺人聊聊手艺活儿,听听民间艺人拉呱的乡音,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这三十多年来,我收藏了不少民间服饰,有嫁衣盛装,也有平常日子里的服饰,它们的款式、用料、拼布、挑花、绣花、镶边、扣袢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情和艺术个性。还有那些木桶、竹篮、木刨、风箱,往往是陈旧的甚至粗糙的,但里面有劳动人民的巧思和意匠之美。

带着田野采风调研的收获,我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起了民艺博物馆,将行走田野收藏的民间生活器用和工艺品向公众展示,有农耕时代不同地域的生产用具、交通工具、服装饰品、起居陈设、饮食厨炊以及游艺娱玩器用等几十个品类的老物件儿,存录了中国传统民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档案。

1998年,中国民艺博物馆正式注册,成为山东省首家注册的公益性博物馆。张仃先生为民艺馆题写了馆名。我相信,这些老物件儿、老手艺不只是沉睡封存的档案,而是有生命有生活的民间智慧,这些文化种子库是民间文化的宝物,必将繁衍出新的文化生命,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应该说,民艺博物馆是一种生活历史的记录,也是生活的诉说,回望昔日的生活图景,在百姓日用中保留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匠心文脉、生活记忆,建构我们民族的生活美學。

《中国民艺馆》丛书的出版,或许能更清晰、更细腻地感知民艺的造型形态、材质肌理、纹样色彩和生活磨砺的岁月感,了解一件民艺作品背后的历史和生活状态,在纸页翻转中流连于民间的造物文化。

借助《中国民艺馆》丛书,让我们再次凝视民艺之美,感受生活之美。也希望丰富多姿的民艺回归朴素的生活,如不息的河流随岁月流转,哺育滋养一代代人的生活,在造物的智慧、用物的享受、爱物的快乐中寻得更美好的境界。

(本文有节选  编辑/崔秀娜)

猜你喜欢

民艺唱戏民间
姥爷的唱戏机
姥爷的唱戏机
母亲唱戏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高人隐藏在民间
民艺是什么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唱戏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