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园里种出甜蜜事业
2020-11-25杨超张玉霞
杨超 张玉霞
“我們就认定吴站长了!”今年35岁的李艳一边忙着去除草莓病残叶子,一边跟我们打招呼,晒得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对于更美好明天的向往。
吴凤铎同样晒得黝黑的脸上,嘿嘿笑了。但仍不忘唠叨:“对,病残老叶已经不能产生光合作用了,去除它们不仅能让新叶更快生长,还能防止病残老叶身上携带的病虫菌进入到新叶体内。”
别看吴凤铎一副农民装扮,可是远近闻名的技术带头人。1995年,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的他,从1999年开始从事草莓种植,至今已有21年了。
金秋十月,站在稻庄镇草莓新品种培育示范园的地头上,稻庄镇科技副镇长项树标、稻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凤铎、稻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刘伟民一起给我们讲述了这个草莓园从无到有的历史,以及如何让这个草莓园成为带动稻庄镇产业振兴新动力的故事。
一个“镇建民租”的新模式
“我们现在所在的示范园区占地面积360亩。去年建设了6个草莓大棚,农户收入非常可观,纯收入有12万元左右。有了这么好的带动作用,今年我们又投资1300多万建设了31个大棚。”稻庄镇科技副镇长项树标表示。
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地让利于民,让农民致富,草莓大棚采取了“镇建民租”的模式。即由政府负责大棚主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承包大棚的村民们只需要每年缴纳2.5万元的租金即可使用。
李艳和丈夫今年花了5万元,承包了2个大棚。叫了两个邻居,正在帮忙去除病残叶子。金秋的阳光照在大棚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以前种过草莓吗?”
“没有啊!”
“那有信心种好吗?”
“肯定啊!有吴站长手把手地教,哪有学不会的!去年吴站长承包了1个棚做示范,纯收入达到了21万元。我们都看着很羡慕啊!”
吴凤铎笑道:“那得好好学啊。”
“政府不仅帮我们建好棚,免费教授种植技术,还帮忙联系销路,这样还能不致富?!”李艳道。
的确,据项树标介绍,去年,稻庄镇引进了日本培育的最新草莓品种隋珠,试种非常成功,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标准,产品直供济南南郊宾馆,需求旺季时销售价达到每公斤150元。
一位走在田间地头的科技带头人
“从草莓种苗开始引进时,我就天天在地头上跑。你没看皮肤都晒得越来越黑了。”吴凤铎笑道。“每天都要来一趟,村民们有什么事情,方便随时指导。看看他们水浇得及不及时、病虫害是不是及时处理了。我对他们每一家的大棚情况都很熟。”
作为远近闻名的科技带头人,吴凤铎对于草莓种植头头是道。
“我们稻庄镇的土壤含盐量比正常值稍微大一些,所以不便使用化肥,因为化肥中含盐分。通过使用大豆、红糖、有益菌肥、微量元素,就能够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极大提升作物的抗病力。”
正是凭借着精细化的施肥、气温管理,以及稻庄镇适宜的气候,让稻庄镇草莓甜度比其他草莓约大一倍。目前,稻庄镇草莓种植量在东营市名列前茅。
而之所以在大棚里选择种植草莓,而不是其他作物,是因为草莓的收益时期很长。12月份上市的话,能一直卖到第二年四五月。刚上市的草莓,以最好的隋珠为例,价格能达到150元/公斤;普通的紫金香玉也能达到80元/公斤。
“一般种植草莓,只要种植有法,脱贫致富是没有问题的。”吴凤铎表示。
一支为民服务的乡村振兴服务队
2019年7月,稻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成立。因为稻庄素有草莓种植的基础,但是基本上都是散户,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因此服务队与镇政府合作,联系各方力量,促成了草莓产业园的诞生。
“服务队利用扶贫专项资金350万元,建立了14个草莓大棚。这些大棚成为5个帮扶村的致富项目,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大棚不仅是帮扶村里的固定资产,村民的租金收入也汇入这些村,可谓是一举多得。”服务队队长刘伟民表示。
在这种模式下,村民们的积极性非常大。一个棚撬动了一个村的发展活力。
“我们稻庄草莓能成为区域性品牌,这是我们服务队最大的心愿。我们已经想好了稻庄草莓的广告宣传语:‘品尝稻庄味道 留下莓好时光。”在刘伟民淳朴的脸上,留下了对于未来的无限希冀。
(编辑/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