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
2020-11-25葛瑞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葛瑞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教学管理方面的挑战
在现如今互联网广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合理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利用互联网不仅有着相应的优势,同样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成果也存在的一定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多数都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都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电子产品的使用方式,这使得在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是使用电子类产品在完成教学理论知识内容,这会严重的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对教学课程的管理工作的开展,使用互联网来完成思政课教学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将会受到更多在外因素的影响,给教学管理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2 教学内容的挑战
高等院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思政课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只是内容,同时也能增加知识的获取渠道,这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范围不再受到就是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但是互联网在为学生提供知识时提供了有效的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内容。网络也存在着一些违背正确价值观的内容,一些消极言论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由于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重要阶段,要更加重视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免受网络负面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实现这一目标对教学内容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教学内容时,就是要引导学生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学习正确的知识内容,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
2.1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时,首先,要结合高校内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情况,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的理论教学需求来调整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书授课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吸引力,在合理范围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利用互联网学习时能够涉及到多方面知识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使用创新模式的授课方式时,教师要注重政治性和学习理论性的协调、统一,对学生的疑惑要以透彻的的分析进行回答,让学生真正享受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转变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逐渐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转变,最终形成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等技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课教师可以轻松的进行教学,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什么教学课堂,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更是如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让教学内容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围绕以学生为根本等发展思路进行授课。同时,相关任课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根本需求,不要仅仅局限于单方面供给的教学模式,要着眼于学生需求,让学生愿意听课,爱上学习,以便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还要平衡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持教师引导地位,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就需要相关任课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让其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学习,使其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认同自我。
2.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来源,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从内心深处能够真正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使其能够了解到思想政治课与个人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个人修为,帮助其键康成长。
2.4 推进思政课内容建设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路径的基础,而推动思想政治课内容建设则是根本,是提升学生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手段,通过融入国家重要思想和精神,使思想政治课内容能够与时代接轨,让学生能够真正爱党,爱人民。同时,要重视思想课理论课的教与学,将社会主义特色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课堂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向,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梦,理解中国梦,最终实现有深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3 结语
总体来说,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势在必行。所以,面对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挑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推进思政课内容建设,以便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