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建设研究

2020-11-25郑路明海南师范大学

数码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

郑路明 海南师范大学

引言

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情感的沉淀,是人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家与国是一个整体,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教育充满了对不同时期英雄的赞扬和维护团结的部落情感,加强学习和探究历史教育中的家国情怀建设,让每一个学生都坚定为国富强而奋斗的信念。

一、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历史作为一门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人文学科,要继承优良的传统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与意识,21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将家国情怀素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家国情怀不仅仅局限于“家”和“国”,而是上升到全人类,站在最高的思维导向上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树立学生远大的目标和责任感,让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去了解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并且加以尊重和理解,而在这种教育阶段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为以后的社会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让学们置身于时代的浪潮中,为中国的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因此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建设是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学生德育的要求

时代的发展要求着历史教育着重于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正是立德教育目标,家国情怀素养作为历史学科的具体体现,可以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关注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命运以及世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接班人。

(三)加强历史的学习

历史教育中建设家国情怀有利于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文化和礼教等,例如:西周宗教作为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论述了宗教法制的形成,还体现了宗教法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维护了稳定与团结,造就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教育结合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让学生们了解到经济与文化的重要性,意识到建设美好家园的艰辛,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

二、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建设的策略

(一)教材精细化

历史教育的主要材料是教材,以建设学生家国情怀为目的进行教学,运用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精细化以及拓展化,将历史故事与实例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拓展中提升民族的信心,增强家国情怀的渗透力,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时老师声情并茂的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也了解到了虽然弹药的质量不合格致使洋务运动失败,但每一个舰队成员都仍发扬着民族精神,共同抵抗外敌,而正是因为他们用血肉之躯才换来现在的和平与繁荣,让学生们通过对历史教育的学习切实体会到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观。

(二)加入多媒体材料

历史教育只是通过老师的口述的方式进行会致使一些学生丧失兴趣,加入多媒体材料会增加一些独特性,多媒体材料主要包括:音像、视频、网络等,利用这些资源最大程度的对历史进行还原不但更加利于学生们的学习而且影像的渲染气氛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老师播放一些影像资料,在这些资料里让学生们感受到那些革命英雄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民族和国家不断奋斗的精神,体会到虽然战争残酷但最后可以成功的保卫国家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些多媒体材料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有利于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建设与培养。

(三)参观教学

历史教学中还有一种方式利于建设学生的家国情怀,就是加入参观教学,将学生们带到相关的博物馆或者纪念碑等地方,让学生通过观看和触摸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切身的去感受英雄们的无畏精神,配合着导游对这些文物的介绍,提升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使命感责任感,更具有教学效果,例如:将学生带到抗战博物馆里,面对每一个文物老师结合相应的历史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将学生带到陵园进行扫墓,在活动中的庄严肃穆感让学生感受到使命感;然后再将那些艰苦的环境与现在的幸福生活相比较,使学生们更加珍惜先烈的劳动成果并且能为建设出更大的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三、结论

家国情怀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来源,是国家不断发展、强大的基础,家国情怀教育是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历史教育中加强家国情怀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庭和国家意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接班人,为国家的强大去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新历史
略谈“家国情怀”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