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节说课
——以word2010“简历制作”实验课为例

2020-11-25余红宴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物联网与智能控制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数码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分析

余红宴 重庆三峡学院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物联网与智能控制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利用QQ、微信进行即时通信,网上购物、手机银行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甚至无人汽车、智能家居也在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它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求职领域,增强学生的创新、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吴元斌等老师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实验教程》的Word2010应用技术的第二个实验项目[1]。这个内容是在实验课已经学习了Word2010文档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了图文混排文档操作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也为后续的较长文档的排版与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求职简历制作”是联系学习内容与实际运用的合适素材,做好求职简历是今后求职时一个很好的形象代言。以前有“字如其人”,现在是“求职简历如其人,见简历如见其人。”求职简历的制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运用价值。

2 学情分析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如果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简约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可见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的重要性。

对于Word2010应用技术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并不是一张白纸,一无所知,而是一些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已经有很丰富的先验知识,但不是很专业;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抓高考、在高中不允许使用电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这给Word2010的教学带来了学习的双重阻碍。

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学生普遍认为是一门公共课,而且很简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不学也会,学习态度与动力明显不足。并没有把这门课程上升到一个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高度。学生的学习认识的情况对这门课的学习的环境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观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人们总是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去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为此,我们要做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其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针对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狭隘、非专业的Word2010的基本操作知识,我们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区别于教师中心的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也就是我们要意识到知识不是教师能直接传授的,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教学中提倡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发现,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引导和帮助,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较高学习水平的获得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3 教学目标分析

内容与知识分析:教学内容主要是掌握简历封面的制作、个人简历的表格制作和个人自荐书的文档排版。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类型,其相关的学习、形成或获得过程是不一样的。Word2010的实验操作知识属于实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知识。提升学生元认知的知识,包括策略知识和认知任务的知识,还有自我认识的知识,了解自己在认知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包括了解自己什么时候不知道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一般策略去发现必要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分析:重视操作教学的过程,分阶段和按步骤,设立阅读-识别-操作-反思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演示、询问、反思等教学方法,逐步实施过程教学。充分暴露操作思维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有较好的情感体验、形成学生自己的可持续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审美、创意与技术掌握融合。说到底,学习这些文本编辑的操作技术,最终是实现我们的创意和审美体验,形成学生自身的价值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

4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图文混排、表格的建立与排版。

教学难点:分节符的设立与理解、对“整体布局、局部微调”的理解、对于求职简历的创意设计。

5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建构主义的思想,采用整体布局、局部微调的理念;示范法去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架构。教学也不是一个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教师帮助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要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其含义、完成知识的建构。我们运用基于问题解决、基于项目学习的学习理论,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学法分析: 指导学生以阅读、识别、操作、反思的学习四步法反思性学习。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动论),而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活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不平衡认知模型,如果学生不能完成新知识框架的建构,也就找不到新知识的固定点(锚点),不能对其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6 教学过程分析

教师教的过程分析:

示范:通过教师现场示范,进行学法指导;

询问:遇到疑难点,教师询问,引导学生思考;

反思:对于问题的解决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架构;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学的过程分析:

◇阅读:通过阅读样例,形成问题情境;

◇识别:识别样例中的操作,思考其对应的操作;

◇操作:执行相应操作,并思考其相应的思维过程;

◇反思:对自己的操作进行反思,进一步优化和扩展自己的操作水平。

7 教学评价分析

最后,求职简历模板展示,求职简历的制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学生的学习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去理解“技术和创意、审美”的融合,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两年来,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期末成绩及格率均在92%以上。

教后一点感悟:教师角色

今天的说课就说明,我们要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做行动的研究者,走一条成长性专业发展之路,把自身的专业发展与促进学生的业绩提升结合起来。一直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什么样角色存在? 我在《教师角色》这本书中,得到了些许答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交流者、激发者、管理者、革新者,…...,也许更多。还是引用德勃拉.布莱兹曼在著作《实践证明实践:学会教学的批判性研究》中的一句话,结束我的阐述。“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总是一个过程,一种形成和转化的阶段,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他就能学到什么。”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分析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分析:是谁要过节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