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0-11-25张佐忠斯日古楞曹琪娜格日乐其木格

家畜生态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年动物科学

高 静,张佐忠,张 玉,斯日古楞,曹琪娜,格日乐其木格

(内蒙古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日渐增加,加之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逐渐脱节,从而出现毕业生找工作难,用人单位招聘人才难的社会现象。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根据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民族地区以及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或集体(团队)创业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科学知识以及工作能力等,为地区畜牧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 民族地区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的确定

畜牧养殖业、饲料工业及畜产品加工业这三大领域是与动物科学专业最密切相关的行业,其共同特点是初期投资规模小,可滚动式发展,螺旋上升。为此,地方高校应及时树立创新创业教育观,将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与动物生产与加工的行业需求紧紧结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知识,既有攀登科学高峰之基础又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之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相关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较高需求,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行业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品德优良、基础深厚、专业扎实、科研素质良好,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1.1 知识结构

动物科学学院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及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基本技能;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掌握动物和饲料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动物遗传育种与发展,新型配合饲料的研发、生产与营销,动物生产和疫病预防,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技术;了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动物科学学科前沿和畜牧业生产发展动态;具有动物资源保护、饲料生产、动物生产、产品流通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知识。

1.2 能力结构

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配置、牧场规划设计与环境控制、动物生产与管理等应用技术,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等实践工作能力;具有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1.3 素质结构

大力培养动物科学学院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乐观积极和团结协作的素质,以及锻炼健全的体魄,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总体性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热爱本专业,能吃苦耐劳,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工作的综合技能素质的人才。

2 制定科学的人才分类培养方案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针对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特点,以实施内蒙古“英才计划”为机遇,以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引导,实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探索实施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应用型畜牧人才。经过多年实践,学院制定并实施了“项目+基地”的“3+1”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优化专业结构,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本科生个性发展需求,优化动物科学专业结构,细化动物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如,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汉)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动物科学(蒙)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内蒙古地方特色的蒙汉兼通复合应用型人才,动物生产(蒙)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能力的蒙汉兼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而动物科学(卓越计划拔尖创新型)和动物科学(英才基地班)主要着眼于培养科研人才。不同培养类型课程体系设置比较见表1。

表1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不同培养类型课程体系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different cultivating types i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通过大量调研国内多所高校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其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具有同一个普遍特点,就是课程结构模块化(见图1)。实践证明,将课程模块化处理不仅有利于发挥高校基础课力量雄厚的优势,而且在管理方面也有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类型,对复合应用型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第一学年修读大学基础课程,第二学年修读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是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第四学年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对拔尖创新型和英才基地班建立以学科指导、科教联合、学研结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主要是第一学年完成基础课程和接触专业教育,第二学年修读专业基础课同时加强专业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接触科研课题,第三学年完成专业课学习和研究专业专题项目,第四学年深入了解专业,结合科研训练和提高型实践,结合研究生衔接课程,达到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2.2 构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保障。为此,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构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1)通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法改革及第二课堂,引导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动物繁殖技术》、《实用遗传检测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检测技术》、《畜牧场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牛生产学实验实训及产品检测》、《羊生产学实验实训及产品检测》、《猪生产学实验实训及产品检测》及《禽生产综合实验》等实践课程,提高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方案。

(2)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将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和教师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技术融入到本科教学中,改进传统教学法,结合慕课和微课等新型媒体教学技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现场讲解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创新思维和能力。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途径,成立“企业班”[1],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做导师,组织学生进入到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践学习。同时,聘请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优秀人才,登上高校讲台,向学生介绍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增开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通识平台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结合专业教育,开设《动物科学专题讨论》,邀请企业高管、优秀校友讲授创业经验。增设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企业金融管理相关课程,让学生熟知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设立专项创新创业奖学金,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2.3 以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为目标,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是高校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见图2),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有效抓手。我院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整合和优化实验课程设置,建立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第一学年对本科生进行化学实验、解剖学实验及组织胚胎学实验等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开设实用遗传检测技术、动物繁殖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检测技术等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学年进行畜牧场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牛、羊、猪、禽生产学实验实训及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等综合技能训练;第四学年选择创新性课题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在这样的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根据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成立了动物生产与管理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和水产养殖实验室,开设相关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同期建立了2个校内实验实习教学基地及27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大学生到饲料公司、种畜场、养殖企业等单位参观考察并开展集中实践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生产实践能力。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教学的科研课题和开发项目,进行研究性课题工作,也聘请同行业的企业家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

2.4 推行导师制,为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三导师”制度,即班主任、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班主任主要负责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和指导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机会和平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企业导师主要是让学生在一入学就接触到本专业领域的楷模,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更加热爱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3 “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现代高校不断发挥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建设,“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已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3]。学院制定了“动物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一方面鼓励教师将教学内容中包括科研成果、企业的新技术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同时进行,使学生能尽早接触和应用学科前沿知识于生产实践中。另一方面,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科研、技术服务项目来实现,而且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也已成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4]。

4 改革单一型人才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新型人才考核体系

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对传统单一考试制度做出改变,转变成以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多元化为主,构建多元化新型考核体系[5]。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往往只能从教育目标和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具有极大的片面性,而评价主体多元化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在内不同评价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评价,进而做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多元化评价标准能够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标准墨守成规,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培养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评价内容多元化要求既要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多元化评价方法能够打破单一考试的选拔性评价手段,能够综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运用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等。

5 改进教学方法和引入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加强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课堂新模式。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将学生带到牧场,开展现场教学新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结合。此外,我们应充分引入和应用现代网络多媒体等新教学手段。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300多门网络课程供学生选择,动物科学学院也相当注重教学中新方法和新工具的引进,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大力鼓励教师对这些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这样既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会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6 小 结

在民族地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要建立起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蒙汉双语授课教师队伍[6]。鼓励教师走进生产实践,开阔视野,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在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其次,注重打造具有创新创业氛围的高校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态度和认知水平[7]。同时利用高校各种传统和现代新媒体,如校园微博和校园微信公众号,将各类相关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将创新创业文化始终灌注入校园文化教育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根据民族特色、地区特点、专业特长和时代特性,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实践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畜牧人才,为地区畜牧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学年动物科学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第二届星火学年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科学拔牙
现在告别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