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壁垒栀子花创设

李 青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一幼儿园 甘肃 平凉 744200)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园开展教学的重要途径,而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关系着幼儿的发展,因此如何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但在当前的区域活动中,许多幼儿并没与得到充足的锻炼,幼儿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灵活活动区域、丰富材料设计和打破活动壁垒三种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进行了具体探究。[1]

1.灵活活动区域,满足幼儿需求

活动区域是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许多教师在设计活动区域时,往往会将活动区域限定在一个地方,像室内、桌面等;这种局限性对幼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幼儿产生区域活动只能在这一个地方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的环境时,要凸显活动区域的灵活性特征。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灵活活动区域。比如在引导幼儿探索自然时,就可以将活动区域拓展到室外,例如引导幼儿观察院子中的树、花、蚂蚁等,让幼儿记录这些动物或植物的生长、活动和形态,进而对动植物、对自然有充分的了解。另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也不是必须在室内引导幼儿阅读,还可以在室外将阅读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例如在阅读《大卫,不可以》时,让幼儿在院子中进行各种活动,了解哪些行为可以,哪些行为不可以。除此之外,像在开展美术手工时,教师除了可以让幼儿在桌面上制作粘贴画等作品以外,还可以让这些作品上墙,即引导幼儿制作可以装饰墙体的美术手工作品等等。教师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灵活幼儿活动的区域,促进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学习、创造,最终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2]

2.丰富材料设计,挖掘材料作用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是区域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但是许多教师在利用材料开展区域活动时,往往只重视这些材料是否昂贵、是否精致、是否足够丰富。但实际上材料更多的作用是给予幼儿启发,促进幼儿发展思维,增强创造能力;教师关注点的偏差,是本末倒置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的环境时,要注意材料的有效性,充分挖掘材料的作用。

比如在通过建构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和创造能力时,教师一般会提供丰富多样的积木引导幼儿搭建,有塑料材质的,有木质的,还有纸质的。这些材料都是以原始形态呈现的,幼儿只要随心所欲的搭建就可以了。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但多次之后,其锻炼意义会逐渐消失。因此教师还可以给幼儿一些半成品,让幼儿进行创造。例如教师给幼儿破败的城堡,让幼儿复原;或给幼儿搭建一半的宇宙飞船,让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创造能力,使幼儿在条件限制下还能积极发挥想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毕竟受到年龄与活动空间的局限,幼儿的见识远远不如教师的见识丰富。教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材料,充分利用其作用锻炼幼儿,最终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3.打破活动壁垒,促进课程融合

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时,要尝试着打破活动的壁垒,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许多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会将区域活动与其他课程割裂开来,形成独立的活动。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负担更多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打破活动壁垒之后,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引导幼儿创造和学习。因此打破活动壁垒,对优化区域活动环境有着积极意义。

在打破活动壁垒时,教师可以设计活动主题,让幼儿在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学习。比如在将自然探索与区域活动结合在一起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主题——盛夏的栀子花;即引导幼儿观察栀子花的形态、颜色,记录栀子花的香味,了解栀子花的生长与枯萎。在这一活动中,幼儿花费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在幼儿园的院子中观察了栀子花,然后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另外花费了四十分钟的时间查阅栀子花的资料,对栀子花有了充分的认识。教师打破活动壁垒,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开展活动,促进了幼儿的深入学习,最终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从满足幼儿需求、挖掘材料作用和促进课程融合三个方面就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区域活动对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促进教师合理、科学、有效的建设区域活动环境,从而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发展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壁垒栀子花创设
栀子花
栀子花开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栀子花开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鱼与鱼缸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破除部门间壁垒之利器
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