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分层测试

许 晶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造成了初中历史教育不被同学们重视的局面,究其原因可能是历史这门学科的地位无法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课相提并论,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并不怎么高,历史这门学科的排课量也比三大主课少很多。因此,这就造成了学生认为初中历史这门课程不重要的误区。但是,初中历史课本中记载了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以及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有所了解。因此,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去认真学习初中历史成了老师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分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分层教学模式较好的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参与程度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1]统一教学时,如果将课程进度调快一点,则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跟不上上课的进度,但如果为了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跟得上课程进度,而将课程进度放慢,则会出现无法满足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学习要求,这就出现了一个“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而分层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弊端。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根据学生对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积极性等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习较差的同学跟的上课程学习的进度,也可以满足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学习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将分层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历史课堂中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们在上初中历史这门课时的上课效率。那么如何进行分层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初中历史呢?

1.对课堂指导进行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的分成A、B、C三组,三组同学的学习能力一次递减。每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A组同学对所学的新的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反应较快,因此,老师在对A组同学进行课堂指导时,不用将课堂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而是应该让他们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所学基础内容进行延伸学习,注重发展A组同学的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B组同学一般是学习能力较为中等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所讲的基础内容一般都是跟得上,但是如果让他们对基础历史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或许就有些难度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指导B组同学时首先要让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其次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浅层次探究,主要注重培养B组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C组同学一般是学习能力较差,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他们基本上都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他们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指导时主要抓C组同学的基础知识,不至于让他们落后太多,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指导中进行分层教学模式,对各组同学进行有差异的教学,可以使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相应的提升。

以学习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之前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向同学们进行提问,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名声显赫,同学们是否知道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盛世开元”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做出了哪些贡献?这一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让老师提前了解各组同学的提前预习情况,有助于老师在进行正式上课时对各组同学进行的分层指导。在上到唐太宗在位20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时,老师可以请C组同学回答唐太宗开创唐朝盛世局面的原因,原因一是他吸取了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原因二是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用,用提问的形式让C组同学巩固基础知识,对于C组同学回答不完整的地方老师再进行补充指导,加深C组同学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在这一部分也可以提问B组同学关于唐太宗虚心纳谏与大臣魏征之间的历史故事,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的知得失的“镜子”。通过故事的形式加深同学们对这节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上完这节课的基本内容后,老师可以向A组同学提问“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同学们认为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同学回答后,老师在进行补充说明。老师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对各组同学进行分层提问和指导,用这种先提问后指导的教学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课后练习进行分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分层教学模式,旨在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但是每个学生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就比如拿初中历史课堂中A、B、C三组的同学举例来说,A组同学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强,因此那些简单的概念题对他们来说就是易如反掌,他们或许更愿意去研究后面那些思考题,但是同样的题目对B组同学来说概念题也许问题不大,但是后面的思考题对他们来说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而同样的题目对C组的同学来说或许概念题都会有很大的困难,这就是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是,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以牺牲一部分同学的发展潜能为代价来满足另一部分同学的发展需求,但是这样的教学对有些同学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此,为了帮助每位同学都发挥出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初中历史课后练习中。

根据初中历史课堂指导内容的不同,对课后练习也进行分层,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在数量型、形式和内容上应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习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为例,A组同学不仅要完成基础练习题,还应该注重培养A组同学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则课后练习应该偏重于历史思考题。如,《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匡床,万户则成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种思考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B组同学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稍微有一点难度的课后练习,如,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课后习题的类型是将课文中干巴巴的基础知识换一种方式进行解答,增强学生了的思维转换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是C组同学布置的作业,起点要低,选择基础知识题型,以便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可以让C组同学进行以下这些练习题,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隋朝统治的措施,还有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概况、分别是哪四段哪五河,以及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历史测试进行分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分层测试是分层教学模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层测试是对各组学生学习成果的小结与检测,同时也可以成为每次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的标准。[3]学生的层次划分名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学生每次分层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再一次层次划分,分层测试可以刺激自己同学的自尊心,没有同学会想成为班级的吊车尾,因此,分层测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传统的测试模式都是所有同学用同一张试卷,这种传统测试模式的弊端就在于尖子生没有被超越的紧迫感,因为每次测试成绩排名排在最前面的永远是那几位尖子生,他们没有被后面同学超越的紧迫感,这种状态下久而久之尖子生也会慢慢松懈。对于中差生来说,那些不会写的题目都是在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无法从测试中体验到喜悦感,反而是因为不会做而给自身带来的失落感更强一些,失落感堆积久了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因此,这就导致每次测试的成绩比不怎么尽如人意。而分层测试的题目是根据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量身定制的,中差生会在做题过程中体会到喜悦感,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尖子生也会因为,中差生的进步而感到危机感。因此,对初中历史测试进行分层,会促进初中历史教育发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据学生的所学内容以及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测试进行分层。C组同学的测试以基础题型为主,旨在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如,填空题、选择题这样的类型。B组同学可以在完成基础测试的前提下做一些材料分析题,如,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数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

(1)以上这则材料与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皇帝有关,他是皇帝?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导致该核心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前面的音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同志中出现了怎样的知识局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题目,旨在巩固B组同学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转换能力。A组同学可以做一些材料阅读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分层测试模式达到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目标,提高他们的历史课堂效率。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分层测试
清律的基础知识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心理测试
雨林的分层
心理小测试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测试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