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小学数学的德育渗透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小数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

徐 亮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潜移默化地体现到每一个学生个体身上。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思想上得到进步与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体会:

1.挖掘德育资源,体验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还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如果能充分地利用数学文化,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丰富价值,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并没有明显地提到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要求,但教师应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将历史信息、国家大事和数学教材相融合,充分挖掘数学与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过程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其渗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感悟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内涵。

如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教材中提供了“你知道吗”的史料知识。笔者充分利用了这个材料,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钟表的由来,并配有话外音播放:“时钟是家中最为常见的日用品,可在古时候是没有钟表的,那时候的人们根据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后来又用水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后来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设计和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钟和表,大大地方便了人们掌握时间,规范生活。”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谈收获”环节,可以适时地给学生介绍小数的历史:“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公元13世纪我国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的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介入小数产生的历史信息,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再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介绍“圆周率”的来历时,课件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展示:(1)介绍《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并让学生理解“周三径一”。(2)介绍刘徽的“割圆术”, 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并告诉学生:古人就是用这种“割圆术”来计算π。(3)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出示计算机运用后的π的计算公式,并请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研究者们获取知识的看法。(4)最后,引发学生思考:信息时代的计算会更惊人,不久的将来,你也能成为圆周率的研究者吗?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展现π在数学史上走过的艰辛历程,显示π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的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更为学生对未来圆周率的发展提供了畅想的空间。

2.创设生活情境,渗透环保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对孩子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是数学课程必不或缺的目标。数学本来就是研究自然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数学要体现自然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表现在数学教育教学之中,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客观环境,并为客观环境服务的宗旨。所以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背景,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找出数学知识中隐含的环境问题,将数学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准备课《数一数》时,可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主题图,在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校园里要摆放两种颜色不一样的垃圾桶”。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再结合现实生活给学生讲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好处,同时让学生给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把废纸桶放在教学楼的每个楼梯口,把装易拉罐的垃圾桶放在每个校门的边上等等。这样不但可以净化校园的环境,而且有利于能源的再利用。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因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环保意识的熏陶。

又如:三年级上册课本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可将此题布置成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查阅资料,写出一篇数学小论文。目的是将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跟家长交流、查阅资料,自己悟出“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再如:在上三年级下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巩固课时,课前可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课上让学生观看几张白色污染的图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飘满了白色饭盒;幽静美丽的小树林里,树枝上挂满了白色塑料袋……接着让学生说说家里一周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再在屏幕上出示题目:东莞约有800万人,若平均每3人为一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每周丢弃5个塑料袋,一年(365天)将丢弃多少个塑料袋?课堂上通过计算,学生们得出了惊人的数据。

通过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学生不但巩固了数学笔算除法和笔算乘法的计算能力,而且增强了环保意识,学生树立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绵薄之力的思想意识,激发了他们争做环保小卫士,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3.拓展学科题材,进行世界观启蒙影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规定,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注意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和了解数学思想,才能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观。小学数学教材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渗透点”进行教学,这个“渗透点”可以是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也可以是一个教学过程。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抛硬币决定谁开球是公平的。可先让学生试掷一次,猜想用哪个分数表示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再让学生继续动手实验:从每人试掷2次,到小组合作中每人投掷5次,再到每组30次,再到全班的240次,最后得出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等可能性的结论。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道理。

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在探究7.65÷0.85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7.65÷85,学生很快算出了得数,并说出了计算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即把除数0.85转化成85来计算。这样学生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过程中,也初步感知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揭示数与数、数与形、四则运算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学习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分成三个层次进行: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让学生猜测这两个花坛的大小。再让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交流,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同时,也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总而言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德”是人类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没有德的发展,其他几种因素的发展将会落入毫无目标的境地之中,也将失去一切动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借助各种资源和契机,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做人,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的启蒙教育。这是数学教学之需,也是学生发展之需。

猜你喜欢

小数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