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及自理能力
2020-11-25刘静
刘 静
(陕西省西安莲湖庆安民航幼儿园 陕西 西安 710000)
在当今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现状下,孩子在家庭中是处于绝对地位的,全家都围着孩子这个中心轴在转,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做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赖习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会做。有专家指出,三到六步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让幼儿养成收拾整理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及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很重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把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日常主活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提高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
在与家长交谈过程中,观察了解到幼儿平时不整理物品的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幼儿在家里自理水平较低,这与家长对孩字的溺爱有很大的关系。凡事都包办代替、不相信孩子自理能力、怕孩子做不好、怕累着孩子,因此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幼儿在园为他人服务明显高于在家为他人服务,这与幼儿园友爱、互助的大环境下有关,在老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使幼儿在园的自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幼儿的整理物品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共同努力。
1.家庭环境中
1.1 家长一定要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怕麻烦,有些家长对我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孩子的家长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心,包括对父母。这个男孩一定认为父母既然能为自己做好一切事情,那么他们自然可以处理好这种焦虑,自己完全不用理会父母的这种焦虑。事实上,这种完全忽略孩子自理能力的教养方式,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1.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让孩子学做家务开始。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孩子学做家务。如让孩子自己做早点,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家长还要让孩子们懂得让他们做家务就算完事,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勤劳、刚强、负责任的心理品质,以及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1.3 家长对孩子做的事应以鼓励、肯定为主。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2.幼儿园环境中
2.1 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
2.2 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
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一学习一学习一探索中学会一切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2.3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孩子,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
2.4 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一种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是在长时间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提高的。
最后,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教官与众,都应该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与为他人服务意识,这才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地成长。
2.5 6s对于幼儿自主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促进了幼儿园生活的丰富性。幼儿园6S管理的目的还是要以幼儿为本,通过6S管理,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懂礼貌做文明人,不断加强幼儿素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省会交往习惯、运动习惯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6s管理养成教育的课程,是养成教育的中心目标。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导之以行,做到这一点就要纠正重说理轻实践的倾向,把说理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可见、可学、可仿、可行”。只有引导的具体,幼儿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6S实践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活动让我们欣喜的感受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变化,孩子们的礼貌、独立、自信、有责任心、有爱心正一点一滴打动着、影响着我们。我们坚信:教育革新最终的落脚点必定要落实在幼儿的行为上、生活中,这才是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所在。